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180509/6223398.html《水浒传》中有个武植武大郎,有一手做炊饼的非遗绝技,在黄金地段紫石街坐拥楼房一座,持有美貌手巧网红名妻潘金莲一枚,看看也算极好的成功人士了。只因身材短小,被人起了一个恶毒的绰号:“三寸丁谷树皮”。
“三寸丁谷树皮”是什么意思?一般人扫一眼记住了,很少多琢磨,其实,这是很有内涵的两个词:
三寸丁:大宋一尺23厘米,三寸只得6.9厘米,武大郎纵然身高再不济,也不会只有这么几厘米!骂人个子矮,另有标准词,比如宋江曾被骂“五短”、王矮虎曾被骂“锉地”之类。关键看这个“丁”字怎么理解:简单理解,丁就是男丁、男人,三寸丁就是三寸高的男人。另一种理解,丁就是钉,三寸丁就是三寸钉、棺材钉的意思,这就侮辱人了。当然,再想歪了去理解……只能说编出这种绰号,作者施耐庵太缺德了。
谷树皮:现在流行的解释是“谷”字应是“毂”。谷树皮就是糓树皮,说这种树的表皮斑白皱褶不好看。这是牵强的解释。逸庐精研绰号学,从来没听说起绰号还要整个通假字的!若是毂字,直接喊糓树皮不就行了!“谷树皮”的意思就是谷树皮,起这个绰号,就是拿来和“潘金莲”三个字对仗,意思就是谷树皮配不上潘金莲。
潘字的原意是淘米的水,谷子不能直接淘米煮饭,所以潘和谷不搭,金莲和树皮,两词放在一起马上就有很强烈的既视感,和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的效果差不多。大概从武植的名字,联想到植树,起了谷树皮的外号
施耐庵这家伙有点恶趣味,也不知姓潘的哪里得罪了他。水浒中两个横死的女人,潘金莲和潘巧云,都姓潘、都出轨、都被当众开了膛。真实历史上的武植是阳谷县令,身材正常,孺人潘金莲也不曾偷人和谋杀亲夫。
写惯了《水浒》歪解,不小心又发挥多了一点。回过神来说正事。
小时候,生命嚣张,阳光灿烂,同学之间绰号满天飞。从来也没人说要尊重人格、净化社会风气啥的。谁没给谁起过一大堆难听之至的绰号?谁还没被谁起过一大把恶心之极的绰号?
那个年代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民间的智慧更有原生态的风致嫣然。很多绰号实在太让人刻骨铭心,以至于数十年之后,光记得栩栩如生的绰号,倒把同学的本名给忘记了。
好像每个班都有那么一些绰号风景线:
每个班都会有那么一个小个子男生,坐在第一排角落,调皮的一塌糊涂,上课被老师骂个不休,下课被同学推推搡搡,他也不以为耻,照常打闹,没心没肝。该熊孩子通常绰号就叫“猴子”、也有叫“猴子精”、“猢狲精”的。
每个班都会有那么一个胖胖的巨婴,惨被无良同学欺凌,但这样的人往往心地善良、家教不错、知书达礼,为人厚道。被人起哄面上笑笑不说,心理阴影面积很大很大,他会很孤单也很重情,他的绰号通常就叫“胖子”、也有叫“胖墩”、“肥佬”的
每个班都会有那么一两个粗坯,要么自己力大强梁,要么有几个校外大哥,总之在班上是横着走的,经常在校门口堵人施暴,有时也会被人揍得海蜇皮似的。他们通常有叫得响的绰号:“黑牛”、“小老范”、“胡司令”……也有的绰号相当不好听,比如“烂污泥”、“张疯子”、“瘌痢头”……别的地方纵然不讲理,再难听的绰号,你随便叫,他也坦然接受、不会生气。
很奇怪,这些看来不长进的家伙长大了往往更成大器,有的做生意发了,有的转了性子变成妻管严。曾有初中斗殴退学的,黑道没混好愤而顶职上班,数十年公门磨砺,顽铁化为绕指柔,如今这厮身居正厅要职,一口完美官腔。
至于小说电影里那种拉风绰号如“许爷”、“强哥”、“白雪公主”、“冰山美人”之类,我呸,从来没听说过,在咱年轻的时代,世上哪有好听的绰号:姓周的一定就称“周扒皮”、姓王的多半会叫“王麻子”、姓白的不幸被喊“白癜风”、姓史的当然得成“屎壳郎”、姓苟姓朱姓刁姓赖的,那就怪你自己投胎迷路……
很有诗意的绰号其实也有:比如“马兰花”,咋听余香满口,实则是“烂麻花”之谐音;还有叫“香雪海”的,美吧?这是一个五大三粗的男生,姓项;同理,名号“金翠莲”的,则是一位姓金的粗犷男性,当年金兄驰骋篮球场,十分骁勇,周边一片助威喝彩“金翠莲加油!”“金翠莲加油!”……这是鄙校多年经典一景。
有些绰号比较大众,班班皆有:牙齿不齐的叫“老瘪嘴”、高度近视的叫“傻拉门”、高个子叫“长子”、小个子叫“跳蚤”、双胞胎叫“双相”、独生子叫“独卵”。还有“歪面”、“烂面”、“鼻涕”、“油条”、“铁饼”、“老鼠”、“瞌睡虫”、“浆糊”……不一而论。
最为通俗的八大绰号皆为数据化的,排名第一的是:“一撮毛”,还有七个分别是:“一粒痣”、“胡汉三”、“八角喜”、“七把叉”、“臭老九”、“三节棍”、“九节鞭”。
还有一批和“头”有关的绰号,也是兼容性很强的:“光头”、“大头”、“小平头”、“小老头”、“老扁头”、这些算是脑袋类的,“头文字”变异体还有:“二丫头”、“木头”、“铁榔头”、“羊骨头”、“人血馒头”、“水龙头”、“猫头鹰”、“洋葱头”、“火车头”、“袁大头”、“高老头”……
女生当然也未能免俗。有些绰号也是寻常:爱哭的叫“哭猫精”、常向老师打小报告的叫“报嘴片”、长相讨喜的叫“鬼新娘”、一脸晦气的叫“扫把星”、瘦的叫“芦柴棒”、胖的叫“地主婆”、风骚的叫“风油精”、朴素的叫“党代表”。班上还有三大女妖怪,分别是:“人妖”、“花妖”、“白骨精”。我就关心那个叫“人妖”的,她到底知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
其余女生绰号,虽不优美,也算勉强有点文明:“文化妹”、“佘太君”、“沙奶奶”、“高跟鞋”、“秋香”、“白糖饼”、“小红帽”啥的,还有叫个英文名“Telephone”、日文名“米西米西”什么的……这种都算好命女。
有几个绰号取得更是极富侵略性:一个叫“万人斩”、一个叫“棺材板”、一个叫“放屁虫”、一个叫“鸡屁股”,她们居然也会接受,高兴时这么叫会应声,不高兴时这么叫会发飙。这让逸庐从小就替她们相当操心:将来多半嫁不出去了。
海量绰号中,难免有些不是原创。很多绰号来自影视文学和课本故事的灵感:“特务”、“长工”、“米老鼠”、“巫婆”、“延安塔”、“赵州桥”、“牛魔王”、“酱萝卜”、“小白菜”、“安徒生”……
也有个别八字特别好的,妙手偶得或机缘巧合给整了个好绰号:有个男生上课背唐诗,念到“桃花潭水深千尺”卡了壳,遂得外号“无与伦比”;有个男生只因为姓徐,人称“徐公”、常问“我与城北徐公孰美”。有个女生迷上赫本有天逃课看电影被大会批判,从此绰号“罗马假日”。有个女生只因为有根长辫子,得号“达坂城的姑娘”、简称“大姑”……
女生大抵爱美,所以常常自取美颜绰号,可是事与愿违,再好的创意也会被同学发挥成恶搞的经典,那个自称“花仙子”的花妹妹,江湖人称“花痴娜妮”;那个自云“七公主”的琪姐姐,众望所归喊“汽糕”;那个自命“唐少爷”的唐哥哥,一致公认“痰盂兄”;那个自号“三太子”的帅锅,被人命名“三癫子”……
隔壁班上有清纯女孩,芳名习怡湖,人美名字亦靓,不幸被人按上“稀里糊涂”的绰号。逸庐曾经年少轻狂,有次卖弄才情出灯谜题:“刁德一笑对胡汉三(打一人名)”——谜底就是习怡湖。盖因“刁”字得个“一”字是“习”字,笑对即为怡,“胡”字焊上“三”字就是“湖”字。单看这个谜语倒也几分贴切,但好好一个乖巧女生,却从此给落了个绰号“阿庆嫂”——还不如“糊里糊涂”好听呢。
出校门北行一里许转东,有大河横亘,河上有五孔水泥桥。其第一个桥洞可从河滩爬进。此桥洞即为学生午休或逃课时最爱光临之宝地。桥洞两壁,由此而成天然留言板。各大流行绰号,均在此可觅。那时全宇宙最流行的三句话是:“打倒某某某!”、“某某某是个大坏蛋!”、“某某和某某在谈恋爱!”
这个某某或某某某,一定是谁的绰号。那时的孩子,你说太天真,实际上也很狡猾。一般不写真名,玩的就是心照不宣。让你抓不住把柄颓然欲哭无泪。还有一点,绝不会乱写反动标语和敏感名词,都是人精。
改革开放,西风渐进。有一天,那个桥洞里突发惊天新闻:先是有人写了大大一行字“金翠莲和花妖谈恋爱!”众生见多识广,难听的鬼话见多了,也没人把这当回事。可是次日其下赫然跟帖一行:“我就要嫁给金翠莲!”居然还有落款,“花妖”两字掷地有声。于是耸动江湖,谣言风起,老师出场,排查嫌疑,校园整风。
就此,万人迷的篮球王子金翠莲给害苦了。这种事学校都是保护女生痛批男生的。可怜的金翠莲先生百口莫辩,做了无数的班会校会检讨,忍受无数脊梁后的指指点点,见到篮球场绕着走,就此有了说不清楚的污点前科,一世英名翻做百般骂名,直到毕业,蔫头蔫脑,再无艳遇。
“花妖”实际上对“金翠莲”虽非无感,却未有心。此事缘起有次食堂打菜,“金翠莲”踩了“花妖”鞋跟,爆发好一场口角,姿色平平的“花妖”人气不如万人迷“金翠莲”,在大庭广众之下惨遭围观起哄,仓皇落北。此恨绵绵无绝期,“花妖”愤而搭上自己名节,拿起粉笔就到桥洞里刷刷自提了那两条留言!
多年之后同学会,“花妖”自爆此隐秘真相,抚掌大笑,大展雌威。随之全班众多男生齐爆料:“金翠莲”一直暗恋“花妖”,那次口角,其实也是故意的,骂你就是因为喜欢你,少年人就是这种纯洁的狗屁逻辑。后来的流言风起,“金翠莲”心下是欢喜的,痴等了几年,错过无数美丽风景,就是不见“花妖”出招……
“花妖”闻之,黯然许久,直至散会呆呆离去,再没说一句话。
《逸庐夜画元年集》即将付梓。丛书全套共六册,君若有雅兴订购,请加逸庐。并欢迎加入“逸庐夜画读书会”。得蒙垂识,不胜荣幸。
周逸庐
此生只合江湖老,漫写文章为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kelanga.com/mgzz/9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