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点风 http://pf.39.net/bdfhl/140110/4324729.html看完TateModern的当代美术
再去大英博物馆看
几千年前的古物
★MuseumAssociationMembership
强烈推荐MuseumAssociation的会员,学生£56一年,虽然大部分博物馆美术馆本来就是免门票的,但这个会员免费的还包括博物馆美术馆里定期更换的需要付费的特展,真的很值。
上个礼拜看了大英博物馆的Specialexhibition——Scythians:warriorsofancientSiberia,单次门票就要£16.5,不过会员免费,感觉看个四次特展就把会员费看回来了。而且你知道的,人嘛,总是要先花了钱,才会想着要去做点什么,每周不去看点什么总觉得亏了。
-关于历史古物-
其实从小就不喜欢逛博物馆,觉得看死气沉沉也不会自己说故事的古物很无聊。第一次看架空历史的言情小说《云中歌》,看《明朝那些事儿》,比小说多了更多历史真实,却又比客观史料有趣太多。高中开始学不同朝代的改革,又听说秦始皇的墓因为技术问题至今未开,才发现几千年前的古人真的是和我们活在不同系统的世界,除了感叹他们的聪慧,对过去他们世界规则的好奇,又多了好几分好几分。
每个博物馆都有所谓的镇馆之宝,被透明玻璃罩保护在中心位置闪着无形光芒,可竟然成了最大的迷思和对博物馆产生无聊误解的罪魁祸首。可以理解藏品因为价值之高或者意义重大成为所谓的“镇馆之宝”,但现在无论是台北故宫的翡翠白菜,大英博物馆的罗塞塔石碑,卢浮宫的蒙娜丽莎,他们最大的意义,对我们来说,好像已经不是从前那样了。
古物是过去文化存在的证明,至今还完好无损存在的更有了被珍藏的价值。但背后的文化,不同国家不同朝代的文化差异,才是真正能让我们了解更多过去的有效信息。藏品古物,是代表和象征,只是一小部分的证明。即使去到了每一个博物馆打卡拍照了每一个“镇馆之宝”,也无法代表我们对那个时代有任何程度的了解。
-大英博物馆-
建筑物如果可以抛开它原本博物馆图书馆还是美术馆的属性,单纯地作为一个建筑设计,让人有想要参观和久待的欲望,那真的是让人,作为游客,太开心的一件事了。不止能看到想要看的,还可以享受在整个空间中。
历史文物是从暗处挖掘,但一定要在充满光亮的地方展出。喜欢大英博物馆的设计,尤其采光,有太阳的时候阳光从头顶的玻璃洒下来真的让人觉得温暖透亮。至于博物馆的里面,展厅和展厅之间,不是传统的楼层和楼梯那么简单的设计,有很多半层设计,我是真的觉得复杂。每一次都要拿着地图认真对着展厅的数字,才能一步一步走到要参观的区域,而且经常一不小心走成时间倒转的顺序...
至于清晰易懂的介绍,一定要租AudioGuide(语音导览),每个藏品旁边大段的历史背景介绍本来读完就需要一点耐心,如果每一句话平均就有一半不认识的英语单词,大概下一秒就让人想哭着离开这个博物馆了吧。各种语言的语音导览可以稍微解决这个问题,但毕竟只有个藏品拥有非英语语音导览,英语这个东西,还是要慢慢学滴。
-埃及展厅-
大英博物馆的馆藏真的超级丰富,各个大洲各个国家各个时代的收藏都有,不知道为什么偏偏觉得埃及的展厅最有趣,从第一次去在有几千年历史的干尸前数头发,研究木乃伊的制作过程,到上一次在棺木旁看几乎腐朽的雕刻,听着他们关于生死的大道理。如果说一开始被埃及文化吸引的是令人毛骨悚然却又止不住好奇的木乃伊,但直到现在却仍想了解的是和亚洲尤其东部完全不同的北非文化,对等级制度生死轮回的另一套系统的完整解释。
每一次逛博物馆自己的极限大概就是四五个小时,再多一分一秒脑袋可能都会爆炸。逛了这么多次埃及的厅应该也还是没有走完,但每次都被很多有意思的地方惊喜着。
-关于死亡-
埃及人的死亡观念很特别,把"死"看得比"生"还重。生,只是在人间的短暂停留,死亡,才是我们最终的归宿。生而在世的几十年,不过是提前准备,提前打理好死后的一切,提前选择陵墓,提前装饰,提前选好陪葬,用一生的时间,准备并期待着死后的永恒。
肉体死亡,灵魂脱离,却是另一轮回的开始,因而死亡后的种种过程,关系并决定ta是否能得到永生。所以埃及人死后有一系列讲究的仪式和方法,以让死人无论是肉体还是灵魂,能得到永生。
-木乃伊-
首先是肉体永恒,为了让尸体不腐,于是就有了最有名的木乃伊。
相反的是现代人倾向唯物主义,无论尸体是火化成灰还是完整保存遗留千年,好像意识不复存在的话,肉体如何也不再重要,毕竟生命已逝,死亡就是死亡。而现代社会的捐赠器官是更加实用主义的决定,帮助另一个拥有完整意识的肉体某种程度延续生命。
木乃伊制作的详细过程,看着插画配图很可爱,但是详细文字说明真的毛骨悚然。
1.死后尽快处理身体,送去位于尼罗河旁的特殊地方,用苏打水清洗干净尸体。
2.通过鼻子将大脑内部器官取出,再用石刀在身体左侧切口取出内脏器官,除去心脏,并分开保存。
3.内部器官放在装有钠的袋子里,用食盐吸干水分。尸体周围撒上钠粉和食盐,覆盖尸体40天。
4.头骨由亚麻填充或者由树脂装满,将成包的沥青,苏打,钠粉填充内部器官,以保持身体外部形状。
5.身体被植物树脂覆盖避免潮湿。
6.按照规定的顺序用片状和条状的亚麻布对尸体进行包裹,旁边的祭司一边祈祷一边念咒语。
挖出存放几千年的陵墓,打开陵墓拆解木乃伊的布条,完好的女性干尸...头发,睫毛,骨骼形状,清清楚楚。好像有种魔力,第一次看到她的时候真的可以盯着看好久好久...不知道是在想几千年前她的样子,还是几千年后我有可能的样子。
-棺木-
尸体被包裹完成后,会被放入棺木进行保存,棺木上的装饰,也超级讲究。
最明显的是棺木表面凸起的黑色昆虫和黑色小人,黑色昆虫是埃及最神圣的昆虫圣甲虫,其实就是现在的屎壳郎哈哈,(埃及人觉得屎壳郎的幼虫是从自己的粪便里孕育因而觉得正是生死轮回的代表!),圣甲虫在人死后被众神审判的过程中起到保护作用,因为具有神圣的效力,黑色小人是作为佣人的角色,在人的轮回复活中起到代替他们做一切苦累体力劳动的作用。
-阿努比斯天平-
肉体通过特殊方式处理,成为木乃伊而得到永恒。
至于灵魂,则通过阿努比斯天平的称量,决定灵魂能不能得到复活。
人死后肉体被包裹成木乃伊,而灵魂被阿努比斯放置在天平上,与羽毛进行称量比较,作为衡量灵魂善恶的标准。灵魂轻于或者等重于羽毛,代表灵魂生前善良,因而可以得到复活,反之则会被鳄鱼头狮子上身河马腿的怪物吃掉。
-猫-
每一个国家的神话故事中,都有一个动物代表着是可以拯救世界的神,对于埃及来说,这个神是猫,猫是光明的化身,被供为国兽。许多猫死后也会被制作成木乃伊,可见地位之高,但地位再高也不及人类,正因为被看做是光明的化身于是一些贵族或者有钱人死后会需要猫木乃伊进行陪葬,一些猫因此被杀害而制作成木乃伊一起葬在陵墓中。
-埃及画风-
以前觉得埃及的画特别幼稚,很像小孩子画的画,特别的平面,一点也不3D。之后又觉得这种绘画风格也是的确很有代表性和辨识度,象形符号,主体颜色,动作装饰,大部分画作从这些角度看来都是类似,同一风格。
后来又发现另一个特别的地方,画上的人类都是以侧面的脸,正面的身子,侧面的腿脚出现。埃及人认为人类的各个身体部分都是分开独立的,即使是失去了某一部分,其余部分也仍然可以继续运转,不受影响,所以这样的观念反应在画上,就是各个独立的身体部分了。
-最后-
单纯看画真的很没意思,单纯看棺木也没意思,但是看吓人的干尸真的很有意思,幸好有干尸可以让我数睫毛,才可以第一次去博物馆就被吸引到埃及馆。然后知道很多神话,很多习惯,很多文化,很多故事。
所有古老的文明都会有与之相对的神话故事,中国的山海经,希腊的潘多拉盒子,基督教的亚当夏娃,埃及的神话故事关系错综复杂,角色众多,关系还特别乱。后人很难梳理清前人复杂的神话故事,但是神话故事的目的就是为文化和人类的开端做出铺垫和解释,一切人类起源疑问都可以在其中得到解释。
让人对过去笃信,对未来有希望。
这个世界好大好大,人类要做的事情好多好多呀。不止要有宇航员上天,探索未知的浩瀚宇宙,还要有考古学家下地挖宝,研究某些至今还无法解释的真实存在的过去。
我要做的事情也好多好多呀,不止TateModern,大英博物馆,MuseumAssociation还有五十多个地方要去逛。
不许走
那些好多好多的地方
要一起去阿
BY:YUJIIIE
宇宙传话筒薛宇洁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kelanga.com/mgly/4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