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屎壳郎 > 屎壳郎的生活环境 >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4单元复习
当前位置: 屎壳郎 > 屎壳郎的生活环境 >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4单元复习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题
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9分)
1.雾来了,它似一件巨大的天衣lǒngzhào()着大地。不一会,太阳出来了,雾zhújiàn()散去,大地才显露出盎然的生机。2.小时候,妈妈常常qiān()着我的手来到小溪,来到zhuāngjia()地,来到pútao()园……那里留下了我成长的足迹。二、按要求填空。(7分)
1.用部首查字法查“薄”字,先查部首,再查画。在“薄雾”中“薄”的读音是。2.“鼎”字一共有笔,第十笔是。用“鼎”组两个词语:、。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要求填空。(10分)
若()若()人()人()人声()()()()相接()崩()裂风()浪()1.写两个ABAC式的词语:2.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写一句话:四、句子快乐屋。(8分)1.霎时,潮头奔腾西去。(1)写出加点词语的两个近义词。(2分)(2)请你照样子写一个句子,用上“霎时”。(3分)2.我会补充句子。(3分)卵石间有多少的小水塘,每个小水塘,都着一个。五、课文欢乐谷。(9分)1.《观潮》这篇课文是按照、和的顺序来写的,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气势。2.《走月亮》中“”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表达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的。3.《秋晚的江上》这首诗描写了、和等景物,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的画面。六、课内阅读。(13分)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逐渐—()颤动—()飞奔—()犹如—()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4分)好处:3.从“”这个词语可以看出来,这两段话是作者按照的顺序来写的,描写的是的景象。(3分)4.文中的“水墙”指的是,这样写的好处是。(2分)5.读了这两段话,你对钱塘江大潮的气势有了怎样的感受?(2分)七、课外阅读。(14分)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洼里,坡岗上,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上的小辫儿。“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香的花粉,酿出了甜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用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五月的槐乡,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在洋槐开花的季节,小朋友只要走进槐乡,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美滋滋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好客的槐乡孩子就会把他拉到家中,请他美美地吃上一顿槐花饭。槐花饭是用大米拌槐花蒸的,爱吃咸的,就浇上酱油、蒜泥、陈醋;爱吃甜的,就撒上炒好的芝麻,拌上槐花蜜,可好吃了。小朋友临走时,槐乡的孩子还会送他一塑料袋蒸过晒干的槐花,一小罐清亮清亮的槐花新蜜。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格外漂亮,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槐乡的小伙子呢,衣、裤的口袋里装的全是槐花,他们大大咧咧的,不时朝嘴里塞上一把,甜丝丝的,香喷喷的……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1.给短文写上一个合适的题目。(1分)2.照样子,写词语。(3分)白茫茫大大咧咧3.请用“”画出描写槐花香的有关句子。(2分)4.你怎样理解文中两次出现“五月,洋槐开花了”?()(4分)A.第一次作者带着喜悦告诉大家洋槐开花了,第二次作者带着伤心的心情告诉大家洋槐开花了。B.第一次作者带着喜悦告诉大家洋槐开花了,第二次作者带着兴奋的心情告诉大家洋槐开花了。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6.如果你来到了五月的槐乡,看着满树的槐花会说些什么呢?(2分)八、习作。(30分)你游览过哪些自然景观呢?写一篇习作,可以是身边的景物,也可以是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突出它的特点。不少于字。参考答案一、1.笼罩 逐渐 2.牵 庄稼 葡萄二、1.艹 13 bó 2.12 一 人声鼎沸 鼎力三、隐 现 山 海 鼎 沸 水 天 山 地 平 静 1.绘声绘色 没完没了 2.今天是开灯会的好日子,广场上人山人海。四、1.顿时 少顷 霎时,万道金光透过树梢,给水面染上了一层胭脂红。 2.可爱 抱 月亮五、1.潮来前 潮来时 潮头过后 2.我和阿妈走月亮 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 3.归巢的鸟儿 斜阳 芦苇 归巢的鸟儿驮着夕阳,夕阳落在江上染红芦苇六、1.渐渐 震动 飞跑 好像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写出了钱塘江大潮来临时的壮观景象。 3.越来越近 由远及近 潮来时 4.潮来时的浪 形象地写出了大潮的大、高 5.钱塘江大潮真是非常壮观,作者的描写让人身临其境。七、1.五月的槐乡 2.红彤彤 黄澄澄 黑乎乎 高高兴兴 平平安安 热热闹闹 3.五月的槐乡,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4.B 5.对五月槐乡的热爱之情。 6.示例:五月的槐花太美了,似瑞雪初降,如玉雕的圆球,我要用相机拍下来,把美景留在心里。八、提示:写自然景观的时候注意按照一定顺序写,突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之情。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题
一、积极思考,提出问题。
1.多角度提问:读《蝙蝠和雷达》一文,选一选。
A.联系生活经验 B.针对课文内容 C.课文的写法
(1)为什么课文只具体写第一次实验?( )
(2)“蝙蝠探路”还可以用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 )
(3)雷达上的荧光屏与蝙蝠的什么部位功能相同?( )
2.下面这些问题是同学们读了《蝙蝠和雷达》一文后提出来的,请把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选出来( )
A.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呢?
B.飞机为什么要在夜间飞行呢?
C.从蝙蝠的嘴里发出的声音为什么叫超声波?
D.蝙蝠能在夜间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3.读了《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一文,我也想来提问题。
(1)“我们不久就要被打开了!”豌豆们说。于是它们就等待这件事情的到来。
我想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被射到空中,落到顶楼窗子下面的一块旧板子上,正好钻进一个长满了青苔的裂缝里。
我想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且最近几天她也能自己爬起来,直直地坐在床上,用兴奋的眼光望着这一粒豌豆所形成的小花园。
我想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认真分析,解决问题。
读了《蝴蝶的家》这篇课文,同学们提出了不少的问题,你会分别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呢?选一选。
A.深入思考 B.上网查资料 C.相互交流 D.抓重点句段
1.下大雨的时候,想到蝴蝶“我”为什么那么着急呢?
读完课文,我和同桌( ),分析了蝴蝶身体的特点——柔弱、轻盈,以及狂风暴雨猛烈袭击时的无情,然后联系生活实际( ),我们就明白了作者是在为蝴蝶担心。
2.因为担心蝴蝶,“我”肯定想知道蝴蝶的藏身之所,那么,“我”都想到了哪些地方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反复读课文,( ),知道了作者分别想到了人家的屋宇里、麦田里、松林里、园里的花、老树干的底面等地方,但是通过思考,作者又觉得这些地方不太像蝴蝶的家。
3.“我”总没见到过下雨时的蝴蝶到底藏在哪里,你能帮助“我”解决这个难题吗?
为了帮助作者解决这个问题,我运用( )的方法,终于知道了:下雨时,蝴蝶会就近选择一些地方,如花间、树叶,并把翅膀紧贴在树叶背面,既防风又防雨。
三、阅读实践,设疑解答。
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连过去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阅读《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中的选段,提出你认为值得思考的两个问题并试着解答。
问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阅读。
啪!豆荚裂开来了。那五粒豆子全都躺在一个孩子的手中。这个孩子紧紧地捏着它们,说可以当作玩具枪的子弹(tán dàn)用。他马上把第一粒豆子装进去,把它射了出去。
“现在我要飞向广大的世界里去了!如果你能捉住我,就请你来吧!”第一粒豌豆说完就飞走了。
“我,”第二粒说,“我将直接飞进太阳里去。这才像一粒豌豆呢,而且与我的身份非常相称(chèn chèng)!”于是,它也飞走了。
“我们到了哪儿,就在哪儿住下来,”其余的两粒说,“不过,我们还得向前滚。”在没有被装进玩具枪之前,它们从小孩的手中滑落(là luò)到地上,打起滚来。但这两粒豆最终还是被装进玩具枪里去了。它们说:“我们才会射得最远呢!”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最后的那一粒说。它被射到空中,落到顶楼窗子下面的一块旧板子上,正好钻进一个长满了青苔的裂缝(fèng féng)里。青苔把它裹起来,它躺在那儿真可以说成了一个囚犯。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这粒豆说。
1.给选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根据选文内容说说五粒豆的打算分别是什么。
第一粒豌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粒豌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四粒豌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粒豌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苔把它裹起来,它躺在那儿真可以说成了一个囚犯。”关于这句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五粒豆侵犯了青苔的地盘,被青苔当作犯人困住,失去了自由,可见青苔比豆子厉害。
B.第五粒豆即便遭受青苔的束缚,也只是暂时的。因为这粒豆子终将战胜困难,生根发芽,它是一粒顽强的豆子。
五、课外阅读。
苍蝇与宇宙飞船
①令人讨厌的苍蝇,与(宏伟 宏大)的航天事业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仿生学却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②苍蝇是声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秽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踪迹。苍蝇的嗅觉特别(灵活 灵敏),远在几千米外的气味也能嗅到。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它用什么来充当嗅觉器官呢?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
③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通,内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若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送往大脑。大脑根据不同气味物质所产生的神经电脉冲的不同,就可区别出不同气味的物质。因此,苍蝇的触角像是一台灵敏的气体分析仪。
④仿生学家由此得到启发,根据苍蝇嗅觉感受器的结构和功能,仿制了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这种仪器的“探头”不是金属,而是活的苍蝇。就是把非常纤细的微电极插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给分析器;分析器一经发现气味物质的信号,便能发出警报。这种仪器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 测量)舱内气体的成分。
⑤这种小型气体分析仪,也可检测潜水艇和矿井里的有害气体……
1.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在下面画“——”。
2.短文中有一个设问句,请你找出来并在下面画波浪线。
3.联系短文,给“风马牛不相及”选择恰当的解释( )
A.风和马、牛彼此顾及不到。
B.疯了的马和牛跑不到一块儿。
C.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4.苍蝇的嗅觉感受器在头部的________上,它像灵敏的____________仪。仿生学家根据苍蝇嗅觉感受器的结构和功能,仿制了________________,造福于我们人类。从中我得到的感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不属于小型气体分析仪的作用的一项是( )
A.检测宇宙飞船舱内气体的成分。
B.检测潜水艇和矿井里的有害气体。
C.优化飞机的飞行速度。
六、快乐习作。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科学改变了我们的衣、食、住、行,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舒适。请你展开想象,以未来衣、食、住、行的某一方面为内容写一篇想象作文。注意语句通顺,不少于字。
参考答案
一、1.(1)C (2)A (3)B
2.AD
3.示例:(1)这件事情指的是什么?
(2)裂缝里除了青苔还有什么呢?
(3)这个小花园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1.C A 2.D 3.B
三、示例:问题一:“地球村”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解 答: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感到彼此的距离大大缩短,联系紧密,地球就像一个村庄一样。
问题二: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请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例。
解 答:我们利用QQ可以为远在天涯的亲人发送电子贺卡,让他们能看到精美的图片和诚挚的祝福语,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四、1.dàn√ chèn√ luò√ fèng√
2.要飞向广大的世界里去。
直接飞进太阳里去。
到了哪儿,就在哪儿住下来。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3.B
五、1.宏伟 灵敏 检测
2.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它用什么来充当嗅觉器官呢?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
3.C
4.触角 气体分析 小型气体分析仪 我们只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就一定会有所创新和创造
5.C
六、思路点拨:未来的服装在保暖性、舒适性方面会不会有更大的进步?未来的食物会不会像药丸一样体积小,营养价值却极高?未来的房子会不会更多地利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未来的出行方式又会是怎样的?……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写,注意要写出新意。 例文略。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题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一、选择题。下面各小题均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按题目要求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 )”里。(15分)1.下面带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呻吟(yín)B.倾斜(qǐng)C.住宅(zhái)D.叶柄(bǐng)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铺路”中的“铺”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当铺B.铺床C.床铺D.铺子3.请根据汉字造字的原理,推测下列哪个字的读音与其他的不同( )A.垂B.拙C.锤D.捶4.“蹇”可能与下列哪个字的意思最相近?( )A.寨B.寒C.跛D.穿5.与“随遇而安”意思相近的词是( )A.安之若素B.随风而动C.随心所欲D.形影相随6.“蟋蟀在青草丛中快乐地弹琴。”这句话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B.拟人C.夸张D.排比7.“蟋蟀的出名( )由于它的唱歌,( )由于它的住宅。”填入括号里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所以……B.不是……而是……C.不光……还……D.虽然……但是……8.下列关于爬山虎的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B.枝状的六七根细丝。C.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D.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绿的。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叶圣陶先生肯定对爬山虎的脚进行了细致的调查。B.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创作了《昆虫记》。C.他仔细、细心地观察着蟋蟀。D.在老师的教育下,使我迅速地成长起来了。10.“槐树叶绿得像翡翠,”插入下面语段中的哪个位置最恰当?( )①槐花盛开了。一场雨后,②槐花白得像玉石,③花瓣上滚动着的晶莹的水珠,在火红的阳光的照耀下闪着彩色的光芒。A.①之前B.①和②之间C.②和③之间D.③之后二、看拼音,写词语。(5分)三、根据意思写出合适的四字词语。(6分)喜鹊的窝很简陋,是几根粗粗的树枝搭建起来的,它的窝弃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点儿也不可惜),与喜鹊的__________________(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不同,燕子的窝却很精致,是那样的__________________(能引起人们的 )(2分)A.成年人也可以用小兔兔儿童细丝牙刷。B.牙刷是牙齿的清洁工具,勤刷牙是一种良好的卫生习惯。C.小兔兔儿童细丝牙刷的刷头非常大,可以刷到很大的范围。D.小兔兔儿童细丝牙刷是根据5岁儿童的口腔特点设计的。2.PBT材质的刷毛比普通材质的刷毛更( )(2分)A.柔软纤细B.小巧玲珑C.坚硬好刷D.细密灵活3.从这款牙刷的说明书里,你读懂了儿童牙刷最好具有哪些特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能给这款牙刷写一句精彩的广告语吗?(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昆虫界第一大力士(18分)如果蚂蚁不是昆虫界第一大力士,那什么昆虫能担此重任?没错,屎壳郎。它的学名叫蜣螂(qiāng láng),又叫粪金龟。它以动物的粪便为主要食物,尤其喜欢把各种动物的粪便滚成球形,因此得名。食欲旺盛的蜣螂在一天之内能吃下重于自身体重的粪便。虽然这听起来略有些恶心,但这也说明它们清理粪便的速度和效率非常高,因此,它们备受澳大利亚农业学家们的青睐。年至年间,为应对牧场臭气熏天的粪便堆积成山这个问题,澳大利亚人开启了蜣螂计划,他们从世界各地引进了23个品种的蜣螂,很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同时还减少了约90%的丛林飞蝇。人们还发现,蜣螂有效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在今日的美国,蜣螂为养牛业每年节省约3.8亿美元的粪便清理费用。回到正题,为什么说蜣螂是“昆虫界第一大力士”呢?众所周知,蚂蚁可以举起重量相当于自身体重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物体。这非同凡响的力量当然令人印象深刻,但和蜣螂一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每日邮报》年3月的一篇报道称,研究人员经实验发现,蜣螂可以推动重量相当于自身体重倍的物体!这相当于一个70千克重的正常人类男子,徒手推动重达79.87吨重的物体。因为太阳是圆的,粪球也是圆的,所以在古代埃及人们将蜣螂视为太阳神的某种化身,称其为“圣甲虫”。蜣螂的形象还出现在古希腊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作品《和平》中,被视为和平的象征。蜣螂是一种益虫,请善待这种为我们清理粪便,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小家伙!1.选择题。(10分)(1)“昆虫界第一大力士”是谁?( )A.蚂蚁B.蜣螂C.大象D.牛(2)“蜣螂”的主要食物是什么?( )A.粪便B.泥土C.枯叶D.昆虫(3)“他们从世界各地引进了23个品种的蜣螂,很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同时还减少了约90%的丛林飞蝇”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A.打比方B.分类别C.列数字D.作比较(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蜣螂喜欢把各种动物的粪便滚成球形。B.食欲旺盛的蜣螂在一天之内能吃下重于自身体重的粪便。C.蜣螂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D.蜣螂在古希腊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笔下被称为“圣甲虫”。(5)文中举澳大利亚人开启了蜣螂计划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A.强调蜣螂食欲旺盛。B.介绍蜣螂是一种令人恶心的昆虫。C.突出澳大利亚人的聪明。D.说明蜣螂清理粪便的速度和效率非常高。2.蜣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从文中举两个例子。(4分)例子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子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今日的美国,蜣螂为养牛业每年节省约3.8亿美元的粪便清理费用。”句中的“约”能去掉吗?为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习作表达(30分)最近,你留心观察了什么事物?是怎样观察的?有什么新发现?请把你最感兴趣的内容写下来。要求:1.题目自拟;2.做到过程清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参考答案第一部分:积累运用一、1.B 2.B 3.B 4.C 5.A 6.B7.C 8.D 9.B 10.B二、选择 均匀 重叠 洞穴 舒服三、毫不可惜 随遇而安 引人注目四、1.三分白 雪却输梅2.九月初三夜 真珠月似弓3.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4.把扇丢 乱穿衣5.一场秋雨一场寒五、1.示例:一排排杨树在向我们招手。2.示例:聪明的蟋蟀飞快地钻到土底下干活。3.虽然雪花比梅花洁白些,但是梅花比雪花要香得多。第二部分:阅读理解(一)1.B2.A3.设计符合相应年龄段儿童的口腔特点,刷毛柔软纤细,刷头小巧。4.示例:小兔兔儿童细丝牙刷,细致呵护宝宝的牙齿。(二)1.(1)B (2)A (3)C (4)D (5)D2.示例:食欲旺盛的蜣螂在一天之内能吃下重于自身体重的粪便。蜣螂可以推动重量相当于自身体重倍的物体!这相当于一个70千克重的正常人类男子,徒手推动重达79.87吨重的物体。3.不能。句中的“约”说明3.8亿这个数值是估算的,不是精确数值,去掉了与事实不符。“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第三部分:习作表达思路点拨:选择的事物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植物。要写出事物的特点,可以是样子与众不同的地方,也可以是习性方面的特色。写时要展开想象,适当加点自己的感受或体会。 例文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复习题
参考答案
一、劈开缓缓肌肤
血液悲惨违抗
圆环收获
二、1.枝—肢驱—躯2.配—佩3.索—锁区—屈
三、1.shào shǎo 2.lōng lóng 3.zā zhá
四、1.严厉2.严格3.承受4.承担
五、1.分散2.狭窄3.光明
六、1.女娲把洪水中的人们救上来了。
2.为人类造福,没有错。
3.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4.细细的春雨就像春姑娘纺出的线一样。
七、示例:妈妈,读课外书也是有益处的。多读一些好的课外书不但能提高阅读能力,而且能提高理解能力。您让我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好吗?
八、1.轻—重清—浊上升—下降
2.拿劈从这些动词中我感受到了盘古的勇猛无比、力气之大。
3.B
4.盘古具有牺牲自己、造福人类的精神品质。
示例:谢谢你,让我们拥有了这个美丽的世界。
九、1.后羿射日
2.大大咧咧疯疯癫癫又大又圆又甜又脆
3.A
4.天气跟平常一样了。
5.夸父逐日女娲补天
十、提示:习作的时候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拥有了超凡的力量后会为大家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篇幅有限,完整版添加严老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kelanga.com/mgly/4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