屎壳郎

屎壳郎不为人知的故事滚粪球帮助减少温室气


北京时间10月12日消息,请注意,以下将是一篇有味道的报道。据英国广播公司(BBC)网站消息,蜣螂俗称屎壳郎,很多人都至少有所耳闻。在大部分人的印象里,屎壳郎就是在非洲的大草原上不知疲倦的滚动着它们的小粪球的黑色小甲虫。但实际上,屎壳郎的故事要远比这些故事丰富多彩的多。

屎壳郎在古埃及的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古埃及时代留存下来的神庙建筑,珠宝首饰和手稿文字中,很多地方都有对屎壳郎形象的描述。它是古埃及一位神灵的象征,这位神灵每天在地平线上将太阳推出地面而为世界带来光明——太阳看起来确实挺像是一颗巨大而圆滚滚的大粪球,不是吗?

丰富多样的屎壳郎种类

在瑞典农业科技大学的昆虫生态学家托马斯·罗斯林(TomasRoslin)博士看来,现代人对于屎壳郎的这种刻板印象他早已习以为常。他说:“这种话我听得太多了。但实际上,世界上屎壳郎的种类大概就像全世界范围内鸟类的种类一样丰富。”

古埃及文化中表现的圣甲虫形象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生物,但也只不过是千千万万种屎壳郎中的一种。屎壳郎有大有小,有些有着鲜艳的外壳,有些长者巨大的角用于相互战斗,它们居住在从寒冷的高纬草原到热带雨林的各个地区。而在如此巨大的屎壳郎家族中,其实只有很小一部分成员是电视节目中表现的那样:在草原上不知疲倦地推着它们的小粪球。

屎壳郎们必须相互竞争以争夺屎的所有权屎壳郎们必须相互竞争以争夺屎的所有权

“保护国际”组织下设的快速评估项目主管,热带生态学家特朗德·拉森(TrondLarsen)表示:“考虑到世界各地存在如此多的屎壳郎种类,它们在生活历史上存在差异就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了。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那些发展出了不寻常适应性的品种。”

大多数屎壳郎每天都在努力工作,以便不“浪得虚名”。在它们对于粪便的追寻中,有些种类的屎壳郎之间在大草原上展开了史诗般的功夫搏斗。另外一些则另辟蹊径,比如紧紧抓住猴子屁股两侧的毛发,等待猴子拉屎的那一刻,一旦猴子拉屎,这些屎壳郎就奋不顾身地一跃而下扑到这新鲜的屎上,正所谓“先来先得”!

但拉森指出,在热带地区,一个区域能够同时找出超过种以上的屎壳郎是相当正常的现象。可以想象这里对于屎的争夺将是多么的激烈,因此你也就不难想象其中会有一部分屎壳郎会被逼迫着尝试去吃一些其他的食物,而不完全是吃屎了。当然这些屎壳郎的新食谱你也不太可能会看得上。比如说动物腐烂的尸体,腐烂的水果和真菌等等。屎壳郎们非常快乐地当着大自然的清洁工,清理着自然界那些没人要的垃圾和废物。有些屎壳郎种类喜欢趴在热带森林里的巨型蜗牛背上,吸食它们排出的粘液,同时免费搭车旅行。

然而,最让人感到惊奇的应该还要算是那些从吃屎的小虫转变为狩猎捕食者的屎壳郎种类。

半路出家的“伪猎手”

捕食性屎壳郎很早就引起了科学家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kelanga.com/mgly/466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