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货南北货是小路年新增栏目,我们将分享自然教育行业干货,带你了解行业动态,思考行业现状,分享行业案例,提升自然教育工作者的自我修养。“从一只红蜻蜓说起,那些被我们所熟知的虫子,有如何的分类,在自然体验里虫虫课程为什么那么受男孩子的欢迎,面对种类繁多的昆虫种类,又有哪些好玩的故事。这一期的南北货带你们走进的是不一样的虫虫世界,用自然观察的视觉去探秘虫子的秘密。1从一只红蜻蜓说起
“晚霞中的红蜻蜓呀,你在哪里啊,停歇在那竹竿尖上,是那红蜻蜓。”儿时对红蜻蜓的印象来自这首日本的童谣,长大后看到会飞的,长着透明的翅膀的,都以为是蜻蜓,却不知道有时候遇见的是蜻蜓的家族,有时候碰上的却是它的亲戚豆娘。
来看看蜻蜓与豆娘的区别吧:
手绘:小路自然教育中心壮壮
蜻蜓的复眼大部分是彼此相连或只有小距离的分开,豆娘的两眼有相当大距离的分开,形状如同哑铃一般。蜻蜓在停下来栖息时,会将翅膀平展在身体的两侧,豆娘却会将翅膀合起来直立于背上。
和蜻蜓与豆娘一样,被经常混淆的还有美丽的蝴蝶与蛾子,在野外每次我们看到美丽的五彩斑斓的翅膀的时候,都会以为是蝴蝶;看到枯黄的被毛的则以为是蛾子。真的只是这样吗?一起来看看她们的区别吧,不要再搞错了:
手绘:小路自然教育中心壮壮
蝴蝶触角尖端呈高尔夫球棒状,而蛾子触角是直线状。蝴蝶是白天活动晚上睡觉,蛾子则相反。蝴蝶的翅膀上鳞片比较平滑,他们在白天很容易吸收太阳能,而蛾子翅膀上鳞片厚而茸--晚上没有太阳,所以需要自身储藏更多的热量。蝴蝶毛毛虫的保护壳是蛹,蛾子毛毛虫的保护壳是茧,“作茧自缚”这个词应该来自蛾子。
2当“黑骑士”遇上“苦行僧”
虫虫世界里,总是有惊喜也有惊吓,喜欢虫子的人会期待虫子的出现,不喜欢的看到了就会惊叫。
很多昆虫的外表都是黑色的,在黑色的虫虫世界里,最受男孩子欢迎的是“黑骑士”,锹甲与天牛。想发现锹甲可以从寻找它的洞穴开始,在树干会有很多相对是圆形的洞洞,而洞洞旁边是被它吃得零碎的木屑。而帅帅的长长触觉的天牛也是喜欢在苦楝树上,或许是因为苦楝树的树皮也有斑点,利于其实隐藏吧。之所以锹甲与天牛被封为“黑骑士”,是因为锹甲有可以战斗的双锯齿的触觉,而天牛也有超级长的触觉。笔者小时候最喜欢的是看天牛战斗,有时候忍不住去碰它们,会被它们的口器咬紧,然后流血。当然和它们两个同样是黑骑士的还有独角仙,只是独角仙在上海不常见,就不多说了。
手绘:小路自然教育中心壮壮
同样有黑色的外衣的另外两种昆虫,却是地地道道的苦行僧。一是蚂蚁,二是粪金龟。蚂蚁是被认为世界上最勤劳与最努力的昆虫之一。我们看到蚂蚁总是在不停搬运食物,而且搬运比自己身体大得多的食物,根据蚂蚁的种类以及蚁群类别的不同,蚂蚁的搬运能力也各不相同。如山茶胶木类蚂蚁可以用下颌骨搬运最大达身体5倍重的物品,如果是在地上拖拽物体,这种蚂蚁能搬运超过其身体25倍的重量。根据资料记载:“不同种类的蚂蚁在搬运食物时采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体型较大的蚂蚁一般会独自搬运或者与另外3-4只同伴一起搬运,而体型较小的蚂蚁则会数十只一起组成团队来搬运食物,或者把食物撕成小片来分别搬运。”
手绘:小路自然教育中心壮壮
粪金龟通常是躲藏在牛粪猪粪里,粪金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屎壳郎,粪金龟滚粪球的时候先从一坨牛粪上挖下来的一块,它把它滚成小球,方便自己运输,也避免和其它同类争食。
3会唱歌的虫虫与“含冤受屈”的虫虫们
夏夜虫鸣,是小区树林里自然之歌。“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燥热的夏天,传来一阵阵的蝉鸣声。蝉鸣声是雄蝉在求偶季节发出的求偶信号。这种鸣叫声甚至在米外都能听到。《DK儿童自然大百科》说得更详尽一些:“在世界许多地方,雄性动物通过吟唱来吸引异性,对抗其他同类雄性竞争者。鸣叫声最响亮的昆虫是蝉。雄性蝉靠振动腹部类似鼓的薄膜,称为鼓室,来发出叫声。每秒振动数百次,发出吵闹的鸣叫声。每只蝉都有自己独特的叫声,能让雌虫找到合适的配偶。”
手绘:小路自然教育中心壮壮
在夏天除了知了声,更多的是就是蟋蟀与纺织娘了。在果壳物种日历里有这样子一段:“在夏夜,雄性纺织娘振动翅膀发出高亢的鸣声,那种高亢又连续不断的哐~哐哐哐哐哐~~~的声音有几分神似蒙古的呼麦,可以持续长达10分钟,富有魔性又吵死人,当然,它们吸引的对象并不是我们,而是懂得欣赏的雌性纺织娘。和蟋蟀一样,纺织娘也是靠翅膀摩擦发声,雄性纺织娘的左前翅有特化的发声锉,上面有一排齿状的发音齿;右前翅的几部有骨化的刮器,左右翅摩擦就像拉胡琴一样发出声音,此外纺织娘右翅基部还有有特化的镜膜起到音箱的作用。雌性纺织娘的腹部末端有形如弯刀一样的产卵器,可以凿开植物的枝条将卵产进去。”
如果说知了,纺织娘与蟋蟀是音乐家,那么苍蝇,蚊子与蟑螂则经常是我们冤枉的虫虫。
手绘:小路自然教育中心壮壮
4走进虫虫世界
说到昆虫的认识与科普,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做昆虫标本。其实走进虫虫世界,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可以去自然博物馆与昆虫博物馆去探秘昆虫奥秘。第二个阶段是走到户外,去发现与观察昆虫,在发现与观察过程中去了解虫虫的生活习性与环境,去了解它们的特征。第三个阶段是做自己的昆虫日记,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昆虫摄影,还可以是自然笔记的方式。
昆虫摄影:小路生态摄影讲师王云刚
在自然博物馆与昆虫博物馆,可以看到种类繁多的昆虫标本,也有部分很多还是活着的。一直以来自然观察不一定要发生在户外,可以在室内了解昆虫很多科学知识,而且还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到昆虫的各个部位,不同昆虫的头胸腹部位的不同。笔者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通过翅膀来观察辨认不同的蝴蝶。
自然笔记:小路自然教育中心壮壮
夏日,特别是晚上,有机会走到户外,是观察昆虫最好的时光。无痕夜观与做一个邀请的动作,是我们一直提倡的虫虫观察的方式。在野外进行昆虫观察的时候,要做到不打扰它们,可以拿着放大镜放在离虫虫10厘米处进行观察,如果希望更近距离地与昆虫接触,建议是做邀请的动作,如果虫虫愿意自动爬到手上,那么就可以进行观察,如果它们不愿意,那么只能够说暂时无缘分。自然观察不是生物科学,所以笔者不提倡捉昆虫或者做类似昆虫标本的活动。
蝉蜕手绘:小路自然教育中心壮壮
进行虫虫的自然观察有几个方式,首先可以通过虫虫的痕迹来发现它们,通常会看树干上的洞洞,或者叶子被咬过的痕迹,亦或是在草丛里。我们也可以用自然笔记的方式来记录它们,以用生态摄影的方式,但是一定要记住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使用闪光灯或者用手电筒的亮光直接照着虫虫。
5推荐书籍《中国昆虫记》
图片来自网络
李元胜(作者)
中国大陆的第一本昆虫美文图鉴,缘起于一个偶然的事件,一位诗人通过相机镜头,惊讶地发现了昆虫的幽美。从此他踏遍青山,数年中拍下照片上万张。本书集田野考查、科普知识与地域风情为一体,讲述了他的拍摄生活,展示了他令人惊叹的昆虫的摄影精品。
《法布尔昆虫记》
图片来自网络
高苏珊娜(作者)李明淑(译者)
法布尔的《昆虫记》是昆虫学家的观察手记,科学史中一部经典作品,它不但科学严谨,而且文采超群,也为法布尔赢得了“科学诗人”的美誉。可惜它的原著十分庞大,而且对于小孩子又太难了一点,而昆虫恰好又是孩子从幼儿阶段就开始着迷的兴趣点,因此不少人都尝试将它改编成少年儿童可以亲近的版本。
《常见昆虫》
图片来自网络
唐志远(作者)
《常见昆虫(全彩版)》集结了近千张图片,介绍了大约多种昆虫。除部分需要饲养拍摄的幼虫图片外,所有图片均为野外自然条件下拍摄。《常见昆虫(全彩版)》中选取的种类多为北方常见种类,很大一部分种类和南方也有所交叠。
《常见昆虫野外识别手册》
图片来自网络
张巍巍(作者)
《常见昆虫野外识别手册》收录多种昆虫,按照不同的科目分类编排而成。每种昆虫都有图片和文字简介,图文并茂,语言通俗,简单易懂,是我们了解昆虫世界的一本不错选择读本。通过这些常见的昆虫,叮以分辨出更多的近缘种类,达到野外识虫的目的。
《昆虫脸谱》
图片来自网络
黄仕杰(作者)
作者黄仕杰心思独到,以他的独特视角将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昆虫介绍给读者。“看脸的世界”中昆虫也有一席之地!昆虫的脸不仅各有魅力,还能透露出他们各自的生存手段及生活习性。通过一张张有趣的脸,昆虫的生活逐渐展露在我们面前。
书籍介绍文字来源:豆瓣网
往期专栏
南北货
自然笔记知多少?
南北货
,如何和大自然谈恋爱?
南北货
植物也有乡愁,走近上海本土植物
推动自然体验成为公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微店:小路自然驿站淘宝:SWNE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kelanga.com/mgly/4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