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芳,原名卢翠莲。年生于山东省栖霞市。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烟台市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代表,栖霞市统战部新的社会阶层联谊会理事、自由职业分会秘书长。20世纪九十年代任代课教师,下岗后自办幼儿园8年,后务农至今。自年开始零星为文,断断续续在省市级报刊发表作品多篇,散文、小说、诗歌在全国征文中多次获奖。年12月出版与人合著散文集《丽人行》。年5月出版个人散文集《北芳散文选》。年3月被山东省散文学会授予“半岛优秀散文家”称号。年被评为“山东省第四届齐鲁文化之星”。年散文《我眼中的通讯变迁》在山东省作协和《时代文学》举办的“庆祝建国七十周年”征文比赛中获三等奖。
锅膛里的旧事
文/北芳
“一个小屋,盛草没有数,是个什么?”母亲坐在锅灶前拉着风匣,一边烧火做饭一边出谜语。孩子们一边在灶间嬉闹,一边轻车熟路地喊谜底:“锅头!”接着,我就问:“妈,今天锅头里烧的什么好东西?”妹妹说:“把猫咪咬的那个家雀给我烧烧吃吧!”弟弟却突然蹲下捂着肚子说:“啊呀我肚子疼了……”妹妹撇撇嘴说:“妈,您儿又馋鸡蛋了,赶快在铁勺给他煿一个吧……”弟弟被戳破伎俩,立刻直起腰来去追着打妹妹,灶间嘻嘻哈哈震动得墙角的蜘蛛网直忽煽。胶东方言里的“锅头”就是指烧火做饭的锅膛。锅膛对于村妇和孩子来说,像恋人之间的风花雪月,风情无限;像一个魔幻百宝箱,里面装着小孩最开心的宝物。这世上有大雅大俗的物件,民间的俗到怎样的境界?年轻的姑娘围着像被面一样的围巾在人群中招摇,小孩放学回家的第一个动作是撅着屁股用火勾掏锅膛里烧着的好东东,才是一种俗到极致的美。锅膛口一般约八寸乘以十寸的大小,下面还有一个六寸见方的小口,锅膛连着土炕。冬天的早晨,母亲起床做饭时,冷锅冷灶的,赶紧生火做饭,黝黑的木头锅盖冒着雾霾似的热浪,土炕却越睡越热,因此孩子们冬天都是“煨窝”的,恋着热被窝不爱起床。锅膛有两个口,上面大口好填草烧火,下面的小口洞用来透气漏灰,烧完火后的火勾子、Y型的小木叉、掏灰的灰扒子都捅在下面的小洞里放着,这样很规矩,不至于放在灶口绊倒人。烧茅草是需要天天早晨掏灰的,一网包,两网包的茅草一会就被锅膛吃完了,因此说“一个小屋,盛草没有数”是多么形象的谜语啊,任你一片森林,在木生火的锅膛里,也只是慢慢化为一滩灰烬而已。母亲平时烧了好吃的,如果我们不在家,就把豌豆地瓜芋头花生嫩苞米或者各种虫子、面团“拘拘”等,藏在下面的小洞里,上面即使烧着木头火,也烧不煳下面的那些美味,所以我们习惯放学后去锅膛下面掏宝。坐在锅膛前烧火的,一般就我和母亲,因此我被冠以“火头军”,起初我是极不情愿的,谁不想玩,谁愿意在锅膛前烟熏火燎地被呛成熊猫眼?但我是老大,我不烧火谁烧火?后来我就在锅膛前找到了无穷的乐趣。我一边烧火,一边烧地瓜芋头豌豆之类的好吃的,腿上裹着小画册或作文选,三不误。当然有时烧得满家浓烟滚滚,黑烟中传来母亲的一声“心不在肝!”接着屁股上被飞来一脚踢个趔趄。母亲总是传授烧火的传统经验:炒菜时要拉着风匣烧急火,煿饼时要烧麦秧或茅草,三四分钟放一把草(像走红绿灯一样走走停停),这样恰到好处地烧火油饼才不能煳。蒸馒头时先急后文,还有二奶奶编的歌:二嫚哈,烀饼子,慢腾腾来多烧火……从前谁家没有一个长把的黑铁勺子?那可是孩子们的“小灶”。从前不知道爱护动物,只要到河里一趟,非抓一两只青蛙或小鱼不可,残忍地如同日本鬼子,用石头把头砸碎,把皮向后腿一撸到底,提着青蛙腿回家。母亲就在铁勺里放点油,放进青蛙腿或小鱼,把铁勺伸进锅膛里,吱吱啦啦地就烤熟了,那个香啊,母亲用苞米叶子盛着,叫我们去分着吃。我们先给弟弟吃,肉在弟弟肚里,香在我们的鼻孔里,我和妹妹就故意哀求:能不能分个青蛙的脚趾给我们解解馋?能不能分个鱼头给我们?弟弟就真的掐个脚趾叫我们咯蹦过过瘾。弟弟“肚子痛”的时候,母亲用铁勺伸进锅膛里煎个鸡蛋,弟弟肚子立马就不疼了。谁厌食了,母亲会烧一块白面团的“拘拘”给他,保准是开胃的钥匙;谁拉肚子了,母亲会烧几瓣大蒜或芋头给他,立竿见影。一年四季的庄稼,都可以在锅膛的闪闪红星中,光荣地窜入我们的腹中。麦穗刚饱面的时候,掐几穗,用黑铁勺在锅膛里烧熟了,搓出麦粒,越嚼越香,但是豌豆烧出来比麦粒还要香十倍,豌豆的香让许多同龄人走上了小偷小摸的道路,我们在山里只要见着豌豆,不管是谁家的,都会冲破道德底线条件反射去摘一布兜回家放在锅膛里慰劳馋虫(地瓜芋头之类的不需要偷,家家都有)。各种虫子的香比豌豆又要甚于十倍,柞木里劈出的蛤虫,雨后草丛里的水牛牛,豆虫、大头光,当然屎壳郎除外,很多虫子都在锅膛里演绎人世间最慷慨的词语:奉献。最好吃的是烧麻雀,上天摸股星的年龄啥都能捉来家。冬天晚上在草垛、屋檐下摸家雀,或偶尔从猫咪嘴里夺家雀,统统放在锅膛里烧,这个是真正的肉香,雷同现在烤羊肉串的境界,我们吃肉,猫咪吃骨头和肠子。有时候为了和弟妹抢锅膛里的美味,我们常常上演火中取栗的精彩镜头,当然不论谁抢到了,最好的那口还是转到弟弟肚里去了。锅膛里吃小灶,奶奶过来碰上就会惹来一顿不会过日子的数落,她用拄着的那根灰菜杆手杖气愤地点着地,可惜灰菜棍子点地没多大声响。她说有谁像你们成天价烧吃燎吃败家子!我立刻扒一个芋头塞进她嘴里,她嘟嘟囔囔地一边笑一边继续数落。在冬天我会养成一个习惯,晚上在锅膛火星的余烬中焙一堆芋头或地瓜,然后全然忘记,等次日掏灰时,用火勾一掏,啊呀呀,全是煳溜溜的空壳子碳,糟蹋这个东西啊,这才是真正的败家子!然而至今我仍常常犯这个毛病。在锅膛跟前,母亲是个拒绝一切香味的洁癖主义者,我拿着烧出来的好东东给母亲说你尝尝,太香了,母亲总是说我才不爱吃唻,我小时候就吃伤了,看见就够了,你们吃吧。原来锅膛里支起的小灶是专门为小孩开业的。锅膛里火苗热烈地舔着锅肚的时候,灶间一片温馨与温暖,锅膛里藏着人世间最柔软的懂,一日三餐的味蕾,在母亲苦心的经营下,留给我们此生最艳俗安逸的记忆。我在锅膛里的美味中一次次觅得记忆的老电影重返红尘的瑰丽。锅膛的柴火在村庄的上空炊烟袅袅,明媚了一个时代的锅膛恋歌。我翻箱找出一本旧书久读不语。
这是年选推送的第篇文章
尊敬的作者您好!胶东散文年选微刊平台是小众散文与年选微刊共同打造的集散文作品发布、新书出版、文学交流等综合推介功能,面向胶东及海内外作家、文艺家打造的高端文化载体。本平台开通“赞赏”功能,欢迎大家自愿赞赏自己满意的作品,赞赏实行五五分成,一半用于支付作者稿费,一半用于平台维护,低于二十元不发放。本平台分成发放定在每月的十五号,由小众散文与胶东散文年选微刊平台按时发放。
一个关于散文的小众的私人化写作展示平台
总顾问:毕淑敏、许晨、丁建元、王展、王安、卫茂竹、孙艺洲、李红梅、初燕、宋世章
主编:焦红军、王海峰
副主编:王春海、杨强、沈默、刘玉涛、石爱云、江城、吕文革
主办:山东省散文学会烟台创作基地
《胶东散文年选》编辑组委会
承办:山东省散文学会烟台创作之家
山东省散文学会福山创作之家
山东省散文学会龙口创作之家
协办:烟台都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烟台亚上装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点击胶东散文年选微刊平台即可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kelanga.com/mggs/9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