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小时候,我常常都在摆弄些小虫,不管是一头扎在外面看着虫子犯愣还是耐不住手痒,在它们极度抗拒中强行给“请”进某个空饮料瓶带回去做客,莫名的热衷于了解它们的生活。记忆中,有一个词的印象非常深,因为家人总不让我碰它,对于大家来说应该也是耳熟能详——屎壳郎。
人们常常随意地把一些黑不溜秋的或是看似羊粪蛋儿的甲虫都归为屎壳郎,但从逻辑上讲,我们说的屎壳郎应该解释为粪食性的金龟,比较容易见到的就是下面这三个类群:粪金龟、蜣螂和蜉金龟。
鞘翅目Coleoptera
鳃角类Lamellicornia
粪金龟科Geotrupidae
金龟科Scarabaeidae
蜣螂亚科Scarabaeinae
蜉金龟亚科Aphodiinae
提前说一句,以下图的鳞花金龟为例,鞘翅目昆虫鞘翅基部紧挨前胸的位置有一三角形结构,被称作“小盾片(scutellum)”,一会儿会用到。
鳞花金龟的小盾片图片:jinchen
粪金龟科
顾名思义,想必不用过多解释。这个科的昆虫成虫会在粪便下的土壤中打洞,切割粪便并转移至地下的洞穴,这是给幼虫储存的食物,这个过程在《昆虫记》中就有很生动的描述。
识别方法:外形多椭圆形,俯视下能看到吻部两侧外露的上颚,有些种类长”犄角”,可以看到明显的小盾片,不会推粪球
图片:jinchen
蜣螂亚科
有点生僻么?我换个说法吧!推屎爬,一下豁然开朗了不是?蜣螂的成虫会切割粪便,之后经过挤压和滚动加工成粪球,它们用前足撑地面上反向推动粪球前进,善飞,必要时会抱住粪球飞行,(曾亲身遭遇蜣螂抱着粪球撞上自己后坠地的事故)转移到合适的地点后埋入地下。著名的埃及圣甲虫就是圣蜣螂Scarabaeussacer
识别方法:外形多接近圆形,“吻部”铲状,有些带锯齿,有些长“犄角”,看不到小盾片,会推粪球。
图片:sfw.so
图片:见水印
蜉金龟亚科
说起来可能有点重口味,这是一类擅长在粪便中“潜行”的甲虫,新鲜的粪便常常是富含水分的,一般的昆虫钻进去弄不好会被捂死在里面,蜉金龟形状像一颗胶囊,体型小,真动起手来肯定是抢不过粪金龟和蜣螂的(没错的粪便也得抢),所以它们往往是最早赶到“排便现场”的,之后一头扎进去。吃饱之后在粪便中产卵,它们演化出了类似“气室”的结构,在鞘翅和腹部之间储存空气,这是很多水生昆虫常用的策略。
识别方法:外形大多呈胶囊状,“吻部”铲状,小盾片较小,不会推粪球。
图片:museum.unl.edu
尽管这些粪食性昆虫的食性和它们的用餐地点容易让人感到不适,但它们确是最高效的有机肥加工者(粪便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有过在乡村生活经历的朋友可以回忆一下,有没有注意过小路旁的牛粪不知不觉就消失了?一些媒体上就曾报道过由于过度放牧,牲畜粪便难以处理不得已引入蜣螂解决问题的消息。
况且,这些金龟中不乏色彩艳丽的种类。
Oxysternonfestivum雌性图片:scarabaeinae.myspecies.info
Phaneusdemon图片:wwb.skynetblogs.be
Enoplotrupessharpi图片:kaefer-der-welt.de
Aphodiusseptemmaculatus图片:en.wikipedia.org
你能认出哪个是粪金龟、哪个是蜣螂、哪个是蜉金龟么?
但现在畜牧生产中使用的抗生素,消毒防腐药剂还有各种各样的饲料添加剂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粪食性昆虫的生存,尤其是刚刚说到的这些金龟,它们曾经以低产卵量和高成活率作为生存策咯,而今天这一切在人类的科学武器下变得十分脆弱。我们常常不经意间就对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化石能源带来的气温升高,一头头死去海洋生物腹中的塑料垃圾,城市中被农药毒死的鸟类——有太多都并非人类本意,我们也必须努力解决。
蜂言蜂语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kelanga.com/mggs/4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