屎壳郎

这种动物真奇葩,排出的粪便是立体状的,为


本文参加百家号#科学了不起#系列征文

由于地理位置独特,很早之前就与其他大陆脱离了连接,因此澳大利亚这块大陆上存在许多独特的生物,其中最有名的独有动物之一就是有袋类动物。说到有袋类动物,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袋鼠和鸭嘴兽,除了这两种“知名度”较高的动物之外,袋熊在澳大利亚的分布也较为广泛,而且这种动物身上有着诸多特点。

那么袋熊身上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呢?首先是它的育儿袋方向,像袋鼠、鸭嘴兽这些动物,育儿袋的口一般朝向自己的头部,而袋熊的育儿袋朝向它的尾部。也就是说,小袋鼠探出头来看到的是自己母亲的头,而小袋熊探出头来看到的是自己母亲的屁股。其次,袋熊排泄的粪便看起来十分立体,一开始让许多动物专家感到迷惑。

大多数哺乳动物排出的粪便一般是条状或者块状,唯独袋熊的粪便是立方体的,这是怎么回事呢?起初人们认为袋熊可能有一个“不雅”的习惯,那就是在排便之后还要处理一下自己的粪便,让它变成立方体后才肯罢休。但自然界中并非所有动物都像屎壳郎那样愿意接触长时间接触自己的粪便,于是动物专家开始从袋熊的消化系统入手,试图揭开谜题。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澳大利亚一位野生动物专家得知有一只袋熊自然死亡了,于是他解剖了袋熊的尸体,从中发现了袋熊的消化之谜。他在袋熊的消化系统中发现了一些至少有十天的食物,这些食物的状态比较干,而且接近肛门位置的食物已经出现了立方体雏形。通过长期的研究后,最终动物专家得到了袋熊排出立方体粪便的奥秘。

原来袋熊是一种消化速度很慢的动物,今天摄入的食物过了10天后还可能在它的肚子里。在较长时间的消化过程中,食物受到袋熊消化系统的作用不断失去水分,到达肠道的最后部位时,粪便的形成就开始了。动物学家通过解剖发现,袋熊肠道的最后部分富有伸缩性和压力,因此经过那里的食物废渣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逐渐形成立方体。

由此可知,袋熊之所以会排出立方体的粪便,并不是因为它在排便后对粪便进行处理,而是它的消化系统经过特殊的处理得到的结果。由于袋熊是唯一一种能排除立方体粪便的动物,因此它也被称为“粪便艺术家”。此外,袋熊排便的频率还挺高的,一晚上可以排便10次,每次都能排出不大于5立方厘米的粪便。

在立方体粪便排除体外后,袋熊还会利用它们来宣告自己的主权。袋熊将自己的粪便堆积在自己的领地,让它散发出气味来告诫其它袋熊,这块领地是属于它的。这样的野生动物着实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它的存在印证了一句话,“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kelanga.com/mggs/1047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