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嗡蜣螂鞘翅目金龟科
昆嵛山上有几种屎壳郎?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久。作为一类不太受待见的虫子,它们的生存现状令人堪忧。生活方式的转变,可能让我们加快遗忘了这一类生活在暗处的小精灵。
掘嗡蜣螂
五月底的一天上山调查回来后,在生态定位研究站院子里的大石条上看到了一只正蛰伏的屎壳螂,兴奋的我呀,像是见到了老乡般,高兴的急忙回屋拿相机,对着它是咔咔一顿拍,这可是第一次在室外见到活的屎壳郎。发现的这一只是掘嗡蜣螂Onthophagusfodiens(Waterhouse,)的雌虫。可惜没有见到雄虫,雄虫的前胸背板中央有个大W隆起,而拍到的这个雌虫的前胸背板则是均匀弧形,没有隆起。
腹部布满螨虫的婪嗡蜣螂
就在上一周,同样的地段,又出现了另外一只屎壳郎,这一次是一只婪嗡蜣螂Onthophaguslenzii(Harold,),不过照片没有拍清晰,而且被它跑掉了。不过它腹部布满了螨虫,这些小螨虫搭着屎壳郎的便车,四处传播,看起来甚是鸡皮疙瘩。
寡居嗡蜣螂军团标本照
年刚开始接触昆虫调查时,偶然从旱厕的角落里发现有几只黑乎乎的虫子,直觉告诉我这些虫子有点意思,于是各种翻找资料,从《辽宁甲虫图鉴》中翻出来,这些小东西是屎壳螂——蜣螂。看着这些小蜣螂突然勾起了小时候的回忆,青青的草地、松润的土坡,吃草的黄牛、隔日的牛粪,许多屎壳螂在忙碌。这些二三十年前的印迹,一切好像非常清晰却又好像模糊无比。
书中记载这些小蜣螂主要存在于牲畜粪便和人类粪便中。而在东部地区,放牛越来越少的今天,感觉这类虫子仅存的归宿就在各家的旱厕中了。有了这一发现,我便养成了一个怪癖,隔三差五的往旱厕跑,单位里的,村里老百姓家里的。不过,现实情况是屎壳郎种类和数量都越来越少了,从最开始的每次都有屎壳郎的收获,到去年就只找到了朝鲜阎甲Histercoreanus(Ohara,)和吉氏分阎甲Merohisterjekeli(Marseul,)。似乎更典型的屎壳郎就要离我们远去了,心中漠然的失落。
台风蜣螂标本照
昆嵛山生态定位研究站的库房里还收藏有朱彦鹏博士在11-12年期间采集的昆虫标本,这其中就有比较大型的台风蜣螂Scarabaeustyphon(FischervonWaldheim,)。
这些年我一直在野外有放牛的地方寻找迷人的“屎壳郎”,可也从未找到它们的踪影。通过这两只小蜣螂的发现,或者山中还是有许多蜣螂种群的存在。
随着东部地区大型食草动物的消逝,留给屎壳郎这种分解者的生存空间就越来越小了。生活方式的转变,也令这些依赖人类生存的昆虫生存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各位自然的参与者们,怎么给这些虫子留下条生存之路呢?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kelanga.com/mgzz/4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