屎壳郎

道德经第十六章福慧双修是真智者


郑华国 http://nb.ifeng.com/a/20180412/6499385_0.shtml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释义:放空自己、尽量使自己的心性、心境到达空灵宁静的极致状态,只有这样才更容易使自己的思虑集中、集中更多的精力和心血将问题分析的更加透彻,即便是当局者也能做到旁观者清,如是这样就能够在观察事物的时候、更容易透过事物的表象看清事物的本质,发现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万物纷繁、变化纷纭,但都有各自遵守的根本和生存轨迹。事物不脱离各自的根本和生存轨迹时内心通常都比较淡定、安静,这种状态下事物的表现被我们称为就是事物的宿命、使命。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宿命、使命,不同的宿命、使命导致不同的日常行为,能够通晓万物日常行为原因的人犹如神明一样有智慧。不明白万物行为原因的时候,任意妄为,就会有凶险。知晓万物日常行为原因即了解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人就容易培养起自己的包容心,培养起自己的包容心才容易培养起自己大公无私的情怀,培养起自己大公无私的情怀又明了万物日常行为原因即:掌握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以之行事、才可以称王,称王以后继续这样做、达到一定程度做到让天下归顺,这种天下归顺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大道,这种符合大道的天下归顺才会长久。依之行事终身不会遭遇危险。解析:“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这句话是说如何达到深层次的思考,做事情如何做到事半功倍:心有多静、思考就有多远,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找对方法事半功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屎壳郎周游世界眼中只有粪球、雄鹰翱翔万里眼中只有猎兔,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天生会打洞。不同的事物追求也不同、表现不同本性使然也。“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我的地盘我做主,事物在自己能掌控的范围内通常表现出最真实的自己,我们要用心观察,以便发现事物内在的客观规律,由于客观规律不可违背,我们只能遵守并且在此基础上可以加以运用,想当然为所欲为,是会遭遇凶险的。“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上顺天意,中得人心,下适地利,融会贯通,出神入化。一个人一生的成就所达到的高度通常与自己的思想高度成正比,一个人的成就与自己的思想高度是相辅相成的。思维互动:既然解决问题的最最关键还是我们自己啊,我们就没有理由不去重视自己,我们就没有理由不去做到自强不息,同时我们也不能目空一切自命不凡养尊处优不问世事,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心态放平、态度端正,用心去倾听去感受万物的心声,跟随他们的脚步,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kelanga.com/mgzz/1214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