屎壳郎

关于昆虫,你可能不知道的5个冷知识


昆虫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类动物,有翅能飞、体型小数量大、繁殖能力强、单体食量小、环境适应能力强等一系列因素使得昆虫在地球生物漫长的进化中脱颖而出,成为地球上最繁盛的一类生物。据统计,地球上昆虫种类数占所有生物总种类数的一半以上,所有的植物种类数加起来仅有昆虫种类数的1/3。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对昆虫的了解越来越深,但与未知潜在的知识相比,人类所知道的仅仅只是九牛一毛,其中不乏有一些鲜为人知的、不常被注意的或有趣的现象和小知识。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关于昆虫,你可能不知道的冷知识。

1、水黾(mǐn)

提起水黾,可能许多人都一脸懵逼:啥?!名字我都不知道怎么念,怎么可能知道这是个什么玩意儿!

不过,如果看到图片就会恍然大悟:噢~原来是这个水上漂的家伙。

巨黾蝽Gigantometragigas

水黾属半翅目黾蝽科,足附节末端有疏水环毛,这种特殊结构能够使它“站”在水面上,一到夏天,经常可以看到它们成群结队聚集在静止的水面上,靠捕食落水的其他昆虫为生……不过这都不是重点,今天要说的是雄性水黾的一种非常无耻的行为。

在这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有些种类的昆虫不像大多数哺乳动物一样,生殖器是外露的,比如说蝽类,雌性个体在交配前需要主动打开亚生殖板,雄性个体才能顺利为其授精。这就意味着,每一次交配都需要雌性的同意。

狄氏田鳖Lethocerusdeyrollei亚生殖板

然而,雄性水黾在试图交配时,首先会爬在雌性水黾背上,然后剧烈摇晃拍打水面。在正常情况下,这一举动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许多水下的捕食者都是靠感知水面的波动来寻找食物的。对!没有错,雄性水黾拍打水面这一举动的确是会引来天敌的,但这同时也促使雌性在感知危险的情况下更快地打开生殖板,然后,雄性水黾就得!逞!了!

水黾

我们甚至可以脑补一个画面:

雄性:你从不从?不从就一起去死吧!

雌性:你丫的卑鄙无耻下流!

雄性:你到底从!不!从!

雌性:好好好,你厉害,我从我从,赶紧完事给老娘滚蛋!

2、蜣螂

蜣螂又名屎壳郎,推屎爬,属鞘翅目,金龟甲总科,蜣螂科。

对于蜣螂,想必大家都已经久仰大名了,其滚粪球和“吃屎”的习性更是家喻户晓,前几年澳大利亚从中国引进了一批蜣螂,用来解决长期发展畜牧业带来的牲畜粪便无法处理的问题,更是将“臭名远扬”这一词发挥得淋漓尽致(当然这里是褒义)。然而,尽管在实际应用中价值很高,贡献很大,但在绝大多数人们心中还是对这种浑身散发不可思议的气味,食物喜好怪异的昆虫有着些许偏见。

蜣螂

不过在埃及,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可能许多人听说过“圣甲虫”这么一个名词,但是你很难将圣甲虫和屎壳郎联系在一起。然而事实就是这么颠覆你的三观,在埃及,屎壳郎有个别称叫做圣甲虫。

古埃及人很早就发现蜣螂会滚粪球,然而,想象力丰富的古埃及人不像古中国人一样去研究怎样吃它(蜣螂在中国是一味中药),而是把粪球当成了太阳的象征:蜣螂每天迎着第一缕阳光从土中钻出,推着粪球朝西方爬行,象征着太阳的东升西落;每隔大约二十八天,小蜣螂就会从粪球中钻出,开始新的一轮生命周期,象征着复活和永生,于是把蜣螂看成是太阳神的化身,奉其为圣物,冠以圣甲虫的美称,并将其刻在图腾上,或做成饰品随身携带,寄托美好的寓意。

圣甲虫饰品图片来自互联网

圣甲虫饰品图片来自互联网

圣甲虫壁画图片来自互联网

请大家自行脑补一群古埃及人对着一只正在滚粪球的蜣螂虔诚跪拜,蜣螂一脸懵逼的场景。

3、甲虫

甲虫是鞘翅目昆虫的统称,也是个家喻户晓的名词了。今天咱们来盘点一下甲虫的种类。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甲虫的种类数那是出了名的多,有多少呢?

迄今为止,全世界已发现的生物种类数有多少还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有说万的,有说万的,还有说万的。其中,截止21世纪初,已记录的昆虫种类数已经达到万种,也就是说,昆虫种类数占到了地球生物总种类数的一半以上。

而鞘翅目作为昆虫纲中最大的一个目,种类数达到了35万种以上,占据了昆虫纲的1/3。而所有植物种类加起来也才只有30万种,相比之下人所属的哺乳动物就少得可怜了,只有多种。

鞘翅目种类繁多,除了具有昆虫普遍具有的生存优势外,还和它们的坚硬体壁有关。绝大多数甲虫除了具有坚硬的鞘翅,身体其它部位也都骨化变硬,这可以有效抵抗入侵,减少天敌。

终于可以解释整个世界都是甲虫这一可怕现象了

4、蛴螬

蛴螬是鞘翅目金龟甲总科幼虫的统称,晋中地区俗称核桃虫,正常状态下呈“C”字形。金龟甲种类繁多,有花金龟、丽金龟、鳃金龟、犀金龟、粪金龟、锹甲等。一些种类幼虫生活于地下,是一类地下害虫,还有一些种类幼虫生活在朽木中,靠吃腐殖质为生。

犀金龟科蛴螬

锹甲科蛴螬

本来人家在土里或者朽木里生活得滋滋润润,一切安好,但是偏偏就有那么一些人喜欢把它们挖出来玩(就像小天和麦子)。然后悲剧就发生了。

一些种类的蛴螬——比如犀金龟科的南洋大兜幼虫——在感受到外界威胁后会用有力且锋利的上颚来抵抗,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咬人。由于身体结构的原因,它们的上颚每一次发力都会带动整个身体蜷缩,本来它身体就是C字形的,呈一个脸贴屁股的样子,然后再一缩……有时候就会不幸将上颚插进自己的PP里并狠狠地咬一口。这种屁股开花的蛴螬过一段时间就会死去,如果是害虫还好接受,但对于南洋大兜这种宠物昆虫,就未免有点太悲剧了。

正常状态下蜷缩身体的蛴螬

“你别过来!再过来…再过来信不信我咬死我自己?!”——南洋大兜的临终遗言。

5、虎甲

虎甲是鞘翅目肉食亚目下的一类昆虫,原属于虎甲科,据最新的分类系统,虎甲已归于步甲科。从名字中可以很轻松地看出,虎甲是一类捕食性且较凶猛的昆虫,如果把它抓在手里,它还会用口器咬人,而且特别疼。

虎甲

作为一种捕食性的昆虫,它还是是所有昆虫中行走速度最快的,能快到什么程度呢?

虎甲体长10~20mm,每秒可以走出其体长的倍,也就是1.7~3.5m,比人类的正常行走速度还要快。如果按比例将虎甲放大到人类的体型,其速度可以超过0km/h,即每秒米,是飞机起飞速度的3~4倍。

当然,跑这么快也是有副作用的。在它追逐猎物急速奔跑过程中,由于复眼的结构限制和大脑的处理能力不足,使得大脑来不及处理从复眼处传来的图像信息,这时的它是看不到周围事物的,所以不得不停下来,等脑子反应一下,然后重新定位猎物信息。

虎甲

终于找到传说中能把自己跑瞎的神兽了…

好了,今天关于昆虫冷知识的介绍就到这里了。当然,虽说是冷知识,但我们无法保证大家一定是不知道的哦。

同时,如果大家有什么关于昆虫的独家秘密,千万不要独享哦,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文章:小天

图片:麦子

==================================================

本文中所有图片除特殊注明外均为六足迹成员拍摄,如需引用,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可以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kelanga.com/mgly/483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