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味药材毁誉参半,奉为神明的国度有之,例如古老的埃及,一种身体外面套着闪出弱翠绿,或者深蓝色光芒,被誉为神圣的“圣甲虫”,是太阳神的化身,太阳每天升起落下划过天际,成为大地上自然轮回象征,人们心目中神圣的图腾,就是蜣螂。它栖息在牛粪堆、人屎堆中,或在粪堆下掘土穴居。吸食动物之尸体及粪尿等。有夜间扑灯趋光的习性。产卵后,雌雄共同推曳粪土将卵包裹而转成丸状。以食屎生,伴屎居,在我国,“屎壳郎带花”是一句虽然不雅,但尽人皆知的俗语。这“屎壳郎”也是蜣螂。蜣螂也是一味中药材,又叫推粪虫、推屎爬、屎蛒螂、粪球虫、铁甲将军、牛屎虫、推车虫。其功效为:定惊,破瘀,通便,攻毒。治惊痫,癫狂,症瘕,噎有膈反胃,腹胀便结,淋病,疳积,血痢,痔漏,疔肿,恶疮。①《本经》:主小儿惊痫瘈疭,腹胀寒热,大人癫疾狂易。②《别录》:主手足端寒,肢满,奔豚。③《药性论》:治小儿疳虫蚀。《全国中草药汇编》:蜣螂拼音QiānɡLánɡ别名推粪虫、推屎爬、屎蛒螂、粪球虫、铁甲将军、牛屎虫、推车虫来源鞘翅目金龟子科昆虫蜣螂CatharsiusmolossusL.的干燥全虫。一般6~8月间捕捉,捉回后置沸水中烫死,烘干即得。性味咸,寒。有毒。功能主治解毒,消肿,通便。用于疮疡肿毒,痔漏,便秘。用法用量0.5~1钱;外用适量,研粉敷,或油调搽患处。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蜣螂拼音QiānɡLánɡ别名蛣蜣(《尔雅》),天社(《广雅》),转丸、弄丸(崔豹《古今注》),推丸(陶弘景),胡蜣螂(《蜀本草》),推车客(《本事方》),推屎虫(《孙天仁集效方》),黑牛儿、铁甲将军(李延寿),大乌壳硬虫(《普济方》),夜游将军(《纲目》),屎蜣螂(《本草原始》),滚屎虫、车屎客(《医林纂要》),牛屎虫(《苏州本产药材》),推车虫(《药材资料汇编》),大将军、触角牛(《河北药材》),铁角牛(《山西中药志》),粪球虫(《中药志》)。出处《本经》来源为金龟子科昆虫屎蛒螂的干燥全虫。一般于6~8月间晚上利用灯光诱捕,沸水烫死,再用炭火烘干。原形态全体黑色,稍带光泽。雄虫体长3.3~3.8厘米,雌虫略小。雄虫头部前方呈扇面状,表面有鱼鳞状皱纹,中央有一基部大而向上逐渐尖细并略呈方形的角突;其后方之两侧有复眼,复眼间有一光亮无皱纹的狭带。前胸背板密布匀称的小圆突,中部有横形隆脊,隆脊中段微向前曲成钝角状,两侧端各有齿状角突1枚,在齿突前下方有一浅凹,其底部光滑无小圆突,浅凹外侧有一较深的凹,底部小圆突十分模糊或缺如;小盾片不可见;前翅为鞘翅,相当隆起,满布致密皱形刻纹,各方有7条易辨的纵线;后翅膜质,黄色或黄棕色。口部、胸部下方,有很多褐红色或褐黄色纤毛,中后足跗节两侧有成列的褐红色毛刺。雌虫外形与雄虫很相似,惟头部中央不呈角状突而为后面平、前面扁圆形的隆起,顶端呈一横脊;前胸背板横形隆脊近似直线,两侧端不呈齿状突角,且只有外侧的深凹,明显可见。生境分部分布江苏、浙江、云南及其它大部分地区。主产江苏、浙江、河北、湖北等地。此外,福建、广东、广西亦产。性状干燥虫体呈黑褐色,长3~4厘米,宽1.8~3厘米,雄虫较雌虫稍大。雄虫头部前方呈扇面形,易脱落,中央具角突1支,长约6毫米。前胸背板呈宽半月形,顶部有攒形隆脊,两侧各有角突1枚。后胸约占体长1/2,为翅覆盖。雌者头部中央及前胸背板横形隆脊的两侧无角状突。前翅革质,黑褐色,有7条纵向平行的纹理;后翅膜质,黄色或黄棕色。足3对。体质坚硬,有臭气。以体黑、干燥、完整者为佳。化学成分含有毒成分约1%。有效物质能溶于水、乙醇及氯仿,但不溶于乙醚。药理作用蜣螂毒素。注射于小白鼠后表现不安,数十分钟后因痉挛发作致死;静脉注射于家兔后,血压一时下降,随即上升,呼吸振幅增大,频率加快;对蟾蜍离体心脏有抑制作用,灌注于蟾蜍的后肢血管,有暂时的扩张作用;对家兔肠管及子宫有抑制作用,对蟾蜍的神经肌肉标本有麻痹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干燥虫体呈黑褐色,长3~4厘米,宽1.8~3厘米,雄虫较雌虫稍大。雄虫头部前方呈扇面形,易脱落,中央具角突1支,长约6毫米。前胸背板呈宽半月形,顶部有攒形隆脊,两侧各有角突1枚。后胸约占体长1/2,为翅覆盖。雌者头部中央及前胸背板横形隆脊的两侧无角状突。拍完照片,抹香皂,反反复复,上上下下,冲洗了一刻钟,伸到鼻尖处闻一闻,晕(((φ(◎ロ◎;)φ))),明天发给喜欢中药的药虫们吧,时间不早了,睡觉去!以上仅为个人学习整理,部分图片或者文字来源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侵删。由于知识局限,难免纰漏,欢迎交流!如果您觉得不错,请长按下图,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kelanga.com/mgly/4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