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屎壳郎 > 屎壳郎的生活环境 > 专题复习高考地理关于三角洲类型和成因
当前位置: 屎壳郎 > 屎壳郎的生活环境 > 专题复习高考地理关于三角洲类型和成因
三角洲相deltafctcie
河流入海或湖的河口处,河水携带的泥砂沉积形成顶尖向陆的三角形沉积体特征的综合。
三角洲沉积可分为海成和陆成两种类型。三角洲相一般划分为3个亚相
,即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三角洲亚相,每个亚相又可分为若相。
三角洲的概念是地质学中最老的概念之一,实际上可追测到公元前约年,当时现察到尼罗河口的冲积平原与希腊字母A的形状相似,于是三角洲这个词就用于河口区的沉积体。
三角洲的现代定义是20世纪初才提出来的。目前一般认为三角洲是指河流流入海洋或湖泊时,由于河流坡度减缓、水流扩散、流速降低,在河口附近的陆上和浅水区形成的碎屑沉积,其平面形状为尖顶朝向l陆地的三角形或朵状,故名三角洲。
三角洲的类型三角洲的形成发育和形态特征主要受河流作用和蓄水体能量的相对强弱所控制。三角洲的形成主要是河流带来大量的泥砂由于受河口地区地变缓、流速降低、海(湖)水、不同电解质水体迅速堆积而成,而海(湖)水则对三角洲沉积物起改造、破坏和再分配的作用。因此河流与海(湖)水相互作用可产生多种类型的三角洲
美国学者加洛韦(W.E.G,llloway)年根据河流沉积物技入、波浪能量和潮汐能量的相对强度来划分三角洲的成因类型,提出了三元分类方案,其中3个端元的三角洲分别称为河控三角洲、浪控三角洲和潮控三角洲,并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
河控三角洲:这类三角洲主要是河流输入的沉积物的数量比海水能量所能改造的沉积物大得多的情况下形成的三角洲。
这类三角洲中河流的泥砂输入量大、海水能量弱,特别是砂泥比值低、悬浮物质多有利于建成天然堤而使分支流河道处于稳定,同时沉积很厚的前三角洲泥,分支流河口坝发育,它们直接覆盖在前三角洲泥上,并很快地沉陷在其中,大部分被保存下来,形成特征的“指状沙坝”,其在主轴方向和沉积走向与滨线垂直或近于垂直,这种三角洲形似鸟足故称鸟足状三角洲。
如输砂量少、砂泥比值略高,或海水波浪作用有所加强则可形成朵状三角洲。
浪控三角洲,只有一条或两条主流河道入海,而分支流不多也不大,河流输入的泥砂量较少,砂泥比值高,而且波浪能量强。因此,河流输入的泥砂很快被波浪作用再分配,于是在河口两侧形成一系列平行于海岸分布的海摊脊或障壁沙坝,而在河口处才有较多的砂质堆积,形成向海突出的河口,形似弓形和鸟l嘴状,故称鸟嘴三角洲。
湖控三角洲,河流带来的沉积物在潮汐作用强的河口区,由于受潮汐的影响河流带来的泥砂只能沉积在港湾内,堆积成小型的三角洲,其外形受港弯所控制。潮汐作用强度大,双向的潮汐流常把河梳带来的沉积物在河口的前方堆积成线状的潮坝。这些沙坝平行于潮流方向。
除3个端元的三角洲以外还有大量的过渡型三角洲(图I)。
在陆相盆地中,由于湖泊中波浪和潮汐的水动力作用相对微弱,一般不按上述三端元分三角洲的类型,因此,当前对陆相湖盆中的三角洲的分类一般按形成三角洲的河流形态分为3种类型,由冲积扇直接进入湖盆形成的三角洲称扇三角洲;由辫状河流入湖泊形成的三角洲称为辫状河三角洲,由曲流河流入湖泊形成的三角洲称为正常三角洲。
一、三角洲平原亚相
从三角州中第一个分流河道的分叉点起向海(湖)一侧海(湖)岸线之间的陆地部分沉积物特征的综合。
这一地区沉积环境多样、变化大、沉积物类型多,三角洲平原亚相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各类微相,如分流河道、点坝微相、天然堤微相、决口扇相、泛滥平原微相(包括泛滥湖泊和泛滥沼泽)、分流河湾微相等。
最主要的砂质格架是分流河道沉积、边滩沉积和决口扇沉积。
三角洲平原亚相主要是红色或褐色沉积物,较粗,特别是近源的扇三角洲平原和辫状三角洲平原主要以砾岩、含砾岩、粗砂岩和中细岩为主,在远源三角洲平原中沉积物相对较细,主要为中砂岩、细砂岩,在顶部往往含有较细粒的洪水漫流沉积或废弃河道沉积的沉积物,在分流河道由于地势低平,洪水期部分洪水泄于此,形成湖泊与沼泽,沉积物一般为粉砂和泥。
沉积构造主要是板状层理,槽状交错层理、技状层理和水平层理或块状泥岩。因此三角洲平原总体表现为一个向上变细的沉积序列
三角洲平原亚相中化石较少,主要是硅化木和植物的根茎叶。由于三角洲平原上的分流河道沉积砂体和点坝砂体分布于河流的下游,分选性较好、矿物成熟度较高,又邻近蓄水体,海水和湖水的进退变化可以与生烃岩接触或通过断层通油气,生成的油气可以进入此类砂体,因此,分流河道砂体和点坝砂体是油气较重要的储层之一。
同时,三角洲平原上的泛滥平原中的泛滥湖泊和沼泽中富含有机质的细粒沉积物在成岩过程中可以形成煤,是煤成油气的重要来源之一。
二、分流河道微相
从三角沙的第一个分流点至海(湖)岸线之间的河流沉积特征的综合。
在三角洲平原上,分流河道的宽度取决于中上游河流的宽度,一般为数十米至数百米,少数大河可达数千米,小的分流河道可以是数十米至数米;深度一般为数十米至数米。沉积物主要为浅褐色、灰白色,其沉积物粒度比中主游河道沉积物粒度细,下部主要是中、细砂,少量的含砾和砂,上部为粉砂和泥质沉积物,粒度由下而上为从粗变细的正韵律变化,具二元结构特征,是沉积物在运移过程中重力分异而沉积的结果
沉积构造丰富,下部以板状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交错层理为主,上部以波状层理、波纹层理和水平层理为主,在低水位时沉积的教土层可以保存下来,但其上表面往往有冲刷的特征,泥质层混在砂质沉积物中,常见层内变形构造和在河道附近的滑塌构造。
河道砂体平面上形态呈断续弯曲的长条状,剖面上为双凸透镜体或底凸顶平的透镜体,化石较少,主要是保留在分流河道沉积中的硅化木和动物。在海洋三角洲中,由于受海水交换作用,虽以陆相化石为主,但偶广盐性的海相生物化石。
三、分流间湾微相
若干分流河道之间的陆上沉积体特征的综合。
该区由于物质供应不足,在陆地上表现为地势低洼、水流阻滞、没有波浪活动,形成多量的沼泽湿地或小型孤立的浅水小湖泊,在岸区则岸线向陆方向凹进,故称分流间湾。
分流间湾的沉积主要是洪水期分流河水冲决堤岸向低处流动沉积的决口扇沉积物和越过天然堤洪水所带沉积物,或上游地面片状流水所带的沉积物沉积,因此,沉积物一般偏细、颜色偏深,主要是灰色粉砂,少量的细砂,深灰色粉砂质泥和泥质沉积,并含丰富有机质的沼泽泥炭,成岩后可形成煤和煤成油气,可以作为生烃源岩,三角洲分流河道间湾是形成煤的重要场所。
只有在分流河道决口地区,可能形成相对较粗的沉积物,主要是中、细砂或更粗的沉积物等。其沉积构造主要是波状层理和水平层理、偶见少量的交错层理,在决口扇处可出现大型交错层理和槽状交错层理等。沉积层中含大量植物碎屑。
在海相环境中分流间湾沉积与三角洲的陆上平原密切共生。这些地区是被天然堤或沼泽所围绕的开阔水体,但是朝开阔海开口或通过潮道与开阔海相通。这种海湾中沉积作用主要有两种过程:
一是细粒沉积物由于没有波浪活动而从悬浮状态中沉积下来,
二是由决口扇带入的粗粒沉积物。
在局部地方,由于有波浪活动,透镜层理是最丰富的层理类型。所见到的其他层理类型是水平层理,相邻层表现出结构和颜色上的差异。局部地方常见水流波痕和冲刷构造。它们是由潮流或高水位期溢流所产生的水流造成的。也有介壳沉积和生物扰动构造。
四、三角洲前缘亚相delta-frontsubfacies
三角洲中岸线向外至细粒前三角洲之间的水下部分沉积物特征的综合。
由于该区由分流河道带来的泥砂受水面开阔、流速降低、海(湖)水顶托和河水与海(湖)水混合发生的絮凝作用,大量的沉积物在此堆积,是三角洲中骨架砂体主要的沉积区域。
沉积物以灰色、灰白中细砂和粉砂为主,结构和成分成熟度较高,分选好,总体上反映为向上变粗的反粒序的沉积。
沉积构造主要是交错层理、槽状层理、波状层理、平行层理和少量的水平层理。
化石并不丰富,但既有陆相生物,又有广盐适应性较强的海相生物或其骨髓碎片。
三角洲前缘亚相又可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河口沙坝微相、席状砂微相和水下分流问微相等
三角洲前缘由于受河流、波浪和潮沙的反复作用,沉积物经冲刷、簸扬和再分配,形成分选较好、质较纯的沉积物集中带,同时三角洲前缘邻近较深水区,一些砂体可以直接与生烃岩接触,可以直接吮吸生烃岩排出的油气,或通过三角洲前缘的生长断层与烃源岩沟通,其上又因海(湖)侵形成优质隔层,因此也是三角洲中油气最富集的地区。
五、席状砂微相sheetsandmicrofacies
由于三角洲前缘的河口沙坝或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物,经海水或湖水冲刷作用使之重新分布于三角洲前缘末端,形成的薄且面积大的砂或粉砂滩沉积特征的综合。
这种砂层分选好、质较纯净,可形成较好的储层。其沉积构造常见有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和水流线理。在不同类型的三角洲中前缘席状砂表现不同。
在伸长或鸟足状三角洲中,砂易沉陷于泥中而得以保存,其上部受到冲刷,故不能形成大面积的席状砂,而多发育为指状沙坝,它们一般出现在远源流长的大河人口处。
而在舌状或朵状三角洲中,由于三角洲的向前推进,砂盖在薄泥层之上,易受海水或湖水的改造而形成广阔分布的席状砂,它们二般出现在较小河流的入口处。当海水改造作用更强时,三角洲前缘席状砂也更发育,分布也更广泛,可使各分支河口坝相互连挂起来。更进一步的海水破坏作用,包括破浪作用、沿岸海流或潮流作用等的破坏可使河口坝完全消失,形成广阔的席状砂滩分布,这时就和悔滩砂无法区别。
在古代沉积物中,前缘席状砂常形成向上变粗的沉积序列。
中国主要的三角洲三角洲即河口冲积平原,是一种常见的地表形貌。江河奔流中所裹挟的泥沙等杂质,在入海口处遇到含盐量较淡水高得多的海水,凝絮淤积,逐渐成为河口岸边新的湿地,继而形成三角洲平原。三角洲的顶部指向河流上游,外缘面向大海,可以看作是三角形的“底边”。“三角洲”翻译自英文delta,即希腊文Δ的转写,而希腊文含义源自三角洲的形状像三角形,有人认为这就是字母“Δ”的象形起源。
长江三角洲
从不同角度所讲的长江三角洲范围是不同的。长江三角洲共有四种不同的概念:沉积上的概念、地理上的概念、行政上的概念及经济上的概念。所以长江三角洲的范围也就有沉积范围、地理范围、行政范围和经济范围四种。
地理概念上的长江三角洲面积大约为4.0万平方公里。沉积概念上的长江三角洲最小,面积大约仅.85万平方公里(陆上部分),再加上万平方公里的长江水下三角洲,共3万平方公里左右。
长江三角洲基底为扬子准地台的一部分。喜马拉雅构造运动中断沉降。第四纪新构造运动中,地壳和海平面频繁升降,最后一次大海侵结束后,长江携带的泥沙不断沉积,开始在江口发育三角洲。
在三角洲的演变过程中,经常发生冲淤变化。沙洲的冲淤变化最具特色。往往在其南岸发生冲刷时,北岸发生淤积。主要原因是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长江三角洲的泥沙主要来自长江。当全新世海水内侵而现代三角洲平原还没发育的时候,长江泥沙并不丰富。后来,由于人类对森林的破坏,长江泥沙增多。长江三角洲的另一部分泥沙来自黄河。黄河于28-年在江苏入海,大量河流来沙使海岸线迅速向外淤长。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2
珠江三角洲
珠江是西江、北江和东江的总称,通常把东江的石龙、流溪河的江村、北江的芦苞、西江的羚羊峡和潭江的石咀等地以下下游交织处称为珠江三角洲,面积约万平方公里。
本区在大地构造上为华南准地台的一部分,中生代燕山运动时发生断裂,控制着三角洲的沉积范围,几次大规模的岩浆喷发形成岛屿,也就是今日三角洲上的残丘。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珠江水系携带来的泥沙正是以这些基岩岛屿为沉积核心逐渐淤积扩展,连接成陆,最终“酿造”出了拥有独特河网与地形的珠江三角洲。
在更新世距今年左右,佛山、西樵山一带才进一步淤积成陆,珠江北岸、海珠岛南岸的淤浅和中部平原继续发育,昔日开阔水面收窄成河道,珠江河网框架逐渐呈现。自年,珠江三角洲开始出现修筑堤围的记载,加速了三角洲的外伸。到了二十世纪,逐渐形成了八口入海的局面。
3
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指黄河在今山东东营市利津县以下以及向下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平原。
如果只用一个词来形容黄河三角洲,那就是“新鲜”:年,它刚满64岁。黄河从年在兰考铜瓦厢决口北徒,由原来注入黄海改注入渤海,经过百年来的沧海变化,才塑造出这个近代三角洲。据水文资料记载,黄河口多年平均径流量亿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2亿吨,由于潮流弱,搬运能力差,使约40%的入海泥沙在河口和滨海区“安家落户”。五十年代采取工程控制,使三角洲顶点下移至东营市渔洼附近,缩小了三角洲的范围,加快了河道延伸速度,平均每年造陆3.3平方公里,海岸线每年向海内推进米,黄河填海造陆的功绩是很大的,不仅每年可以为我们创造四万多亩土地,而且还改善了河口石油开采条件,变海上开采为陆地开采。
黄河三角洲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是一块有待于开发的宝地。
4
辽河三角洲
辽河三角洲是由辽河、大辽河、大凌河等冲积而成的冲积海积平原,是我国四大河口三角洲(黄河、长江、珠江、辽河)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滨海湿地和滩涂分布最集中的区域。
辽河三角洲具有丰富的水资源、油气资源、港口资源和多样的湿地资源,经济与工农业生产发达。芦苇湿地中栖息着丹顶鹤、黑嘴鸥等珍稀鸟类?多种,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辽河三角洲已开发成为以农业、石化工业为主的综合型区域,在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5
韩江三角洲
韩江流域范围涉及广东、福建、江西3省22市县,梅、汀两江汇合后称韩江,由北向南流经广东省的丰顺、潮安等县,至潮州市进入韩江三角洲河网区,分东、西、北溪流经汕头市注入南海。
据《韩江三角洲》一书记载,人们通常所指的韩江三角洲,其范围是以潮州为顶点,东北至盐灶与黄岗河口平原为界,西南隔桑浦山与榕江口为邻,三面被山丘环绕,东南面向南海敞开,呈喇叭形,总面积为95.08平方公里,在我国的河流三角洲平原中居第六位(没有找到第五大三角洲资料)。
韩江三角洲远在年以前曾是一片被海水淹没的海湾。在距今~2年期间,韩江上游带来的泥沙,逐渐沉积,便率先形成以潮州为顶点的面积为平方公里扇形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是一种地球上常见的地表地貌,即河口冲积平原。江河在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泥沙等杂质,在入海口处遇到含盐量较高的海水时,便凝絮淤积,逐渐形成河口岸边新的湿地,继而发展成为三角洲。
三角洲又称河口平原,从平面上来看,像一个三角形,顶部指向河流的上游,底边为其外缘。一般来说,在世界各大河流的入海口处都存在一个三角洲。本文就从地理的角度带您了解一下世界上十个面积比较大的三角洲。
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恒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面积有6.5万平方公里,位于南亚次大陆的东部,南临孟加拉湾,属于印度和孟加拉国。该地区汇集了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梅格纳河三大水系(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上游就是雅鲁藏布江),平均海拔仅有0米,尽管这里由于季风气候影响,夏季容易引发洪水,但依然拥有超过3亿的人口,人口密度极高。肥沃的泛滥平原使得三分之二的人口从事农业。
长江三角洲长三角位于我国大陆东部沿海,是长江入海之前形成的冲积平原,面积约有5万平方公里。这里地势低平,海拔基本在0米以下,零散部分着一些孤山残丘。长三角的地理主体是太湖平原,以太湖为中心,宛如一只大盘碟,地形四周高中间低。这里也是我国河网密度最高的地区,河川纵横,湖泊众多,人口稠密有.56亿人。它的经济地位很高,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
湄公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平原,面积有4.4万平方公里,位于越南最南端和柬埔寨的东南,是越南地理最富饶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湄公河发源于我国的青海,我国境内叫澜沧江,最后在越南注入南海。该三角洲的平均海拔不到2米,多河流、沼泽,是东南亚和越南主要的产米区。
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旧称粤江平原,是西江、北江和东江共同冲积而成的一个大三角洲,面积为4.22万平方公里。该地区地面起伏比较大,中部为平原,在广州以南、中山以北,四周为山地、丘陵和众多岛屿组成。珠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也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三大城市群之一。
尼日尔河三角洲尼日尔河三角洲是非洲最大的三角洲,位于西非尼日利亚的南部,南临几内亚湾,为尼日尔河的冲积平原,面积有3.6万平方公里。该地区地势低平,湖泊、沼泽和废弃河道星罗棋布。居民以捕鱼和加工橡胶为生,自从发现油气资源后,迅速成为尼日利亚重要的油田地区。
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在缅甸的南部,介于西部山地和掸邦高原之间,面积有3.24万平方公里。三角洲上地势低平,河道成网,雨季时为一片汪洋。该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主要种植稻米,有缅甸谷仓之称。
勒拿河三角洲勒拿河三角洲是俄罗斯最大的三角洲,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勒拿河起源于中西伯利亚高原的内加尔山脉,最终注入北冰洋的边缘海拉普捷夫海。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永久性冻土三角洲,然而随着河水的不断冲刷,三角洲的面积也在不断拓宽,也就是说俄罗斯的面积在不断增大。
密西西比三角洲该三角洲是密西西比河携带的泥沙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南部的墨西哥湾向海注入的泥沙堆积体,面积有2.6万平方公里,是美洲大陆最大的三角洲。在过去0年的沉积过程中,路易斯安那州的海岸线向墨西哥湾推进了80公里。这里土质油黑,土壤肥沃,是美国南部重要的经济区,盛产鱼虾、螃蟹等。
奥里诺科河三角洲该三角洲位于委内瑞拉东北部,面积有2.6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势比较平坦,多沼泽和湿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8℃。其是奥里诺科河极其支流的冲积平原,定期遭受泛滥。这里有石油、沥青、铁、铝土等矿藏,土著印第安人以捕鱼为生。
尼罗河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是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在进入埃及北部后在开罗散开后汇入地中海形成的,其以开罗为顶点,西至亚历山大港,东到塞得港,面积有2.4万平方公里。三角洲内土地肥沃、人口密集,是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虽然气候炎热干燥,但是由于光照强、水源充足,所以灌溉农业发达,不大的面积却集中了埃及三分之二的耕地。
通过以上各三角洲的地理分析可以看出,三角洲土质肥沃,是良好的农耕区,一般是所在国家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的地区。
三角洲作为河流与海洋(湖泊)的连接带,是河流动力和海洋动力相互作用的主要场所,也是陆相细粒泥沙入海后的首要沉积场所。泥沙越沉积越多,从而形成了新的陆地。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中国第一大经济区,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0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9%。其中陆地面积.8平方公里、水面面积.2平方公里。
恒河三角洲
恒河三角洲宽公里,开始点距海有公里。在南亚次大陆东部,顶点在印度的法拉卡,西起巴吉拉蒂—胡格利河,东至梅格纳河,南濒孟加拉湾。分属孟加拉国和印度。大部分在孟加拉国南部,小部分在印度的西孟加拉邦。平均海拔0米。三角洲汇集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梅格纳河三大水系,河道密布。
湄公河三角洲
湄公河三角洲位于越南的最南端、柬埔寨东南端,又称九龙江平原,是越南最富饶的地方和越南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也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平原。这里河网密布,乘一条小舟,徜徉在纵横交错的河渠,一望无际的稻田,四季飘香的果园,欣赏改良乐曲,品尝热带水果的香甜和南方民间美食,感受越南南部真挚的风土人情。
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入海口处,汉族地区南部。珠江三角洲既是地理区域,也是经济区域,但范围略不同。狭义上的珠三角经济区包括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惠州、中山、珠海、江门、肇庆、清远、云浮、河源、韶关5个城市,共4个城市所形成的珠三角城市群,大珠三角还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勒拿河三角洲
勒拿河流域面积有万平方公里,勒拿河三角洲占据的地理区十分辽阔,它占地平方公里,庞大的河系分成50多条水道。尽管它是最大的永久性冻土区的三角洲水系,大量的泥沙有规律地顺流冲下来,沉积在三角洲地区,这就意味着三角洲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尼日尔河三角洲
尼日尔河三角洲在西非尼日利亚南部,由尼日尔河冲积形成。南濒几内亚湾,北起农河与福尔卡多斯河分流处,西起贝宁河,东至邦尼河。面积3.6万平方公里。由淤泥、粉砂组成,地势低平,湖泊、沼泽、废弃河曲星罗棋布。气候湿热,年降水量2,毫米。汛期洪泛常引起河流改道,三角洲前沿河口多达20多处。居民向以捕鱼、采集加工油棕和橡胶为生,还种植薯类、花生、玉米等,水稻栽培日益重要。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发现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后,迅速成为重要的石油产区。有哈科特港、萨佩莱等重要城市和港口。
伊洛瓦底江三角洲
三角洲从勃生河口以东至仰光河口,伊洛瓦底江的主要支流有大盈江、瑞丽江、钦敦江、穆河、尧河以及蒙河等。其中钦敦江是伊洛瓦底江最大的支流,该河水流湍急,多瀑布,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伊洛瓦底江从德耶谬以下是下游河段,德耶谬至缅昂是下游谷地,缅昂以南,伊江呈伞形分成多支汊河流入安达曼海,形成著名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年产大米30万吨,出口40万吨,出口量占世界大米出口量的.5%。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它包括.2万平方公里海岸湿地,美国40%的盐沼位于密西西比河三角洲。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密西西比河奔涌的河水向南注入墨西哥湾,冲击形成宏伟的亚热带景观,它由很多河流、湿地和海岸较低的小岛组成。在三角洲边缘,尚德卢尔群岛为人口稠密的路易斯安那沿海地区抵御海洋风暴提供了天然屏障。
奥里诺科河三角洲
奥里诺科河三角洲,位于委内瑞拉境内,境内主要河流为奥里诺科河。有着复杂生态系统的奥里诺科河三角洲,许多管道流入大西洋。部分地势平坦,三角洲顶部至海的倾斜度为6.7米,多沼泽湿地。热带季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8℃,年降水量达2,毫米。奥里诺科河在三角洲分成多条汊流入海,主要支流有马纳莫河、马卡雷奥河和格兰德河等。
尼罗河三角洲
尼罗河三角洲是由尼罗河干流进入埃及北部后在开罗附近散开汇入地中海形成的。它以开罗为顶点,西至亚历山大港,东到塞德港(PortSaid),海岸线绵延千米,面积约2.4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之一。尼罗河三角洲土地肥沃,人口密集,是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伏尔加三角洲
伏尔加三角洲即伏尔加河三角洲是欧洲最大的内陆河流三角洲,位于俄罗斯阿斯特拉罕州,是欧洲最大的河流系统伏尔加河进入里海形成的。伏尔加三角洲面积在过去一百年内因里海水平线的改变而不断增加。虽然当地在99年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但污水和开垦对之正造成损害。
多瑙河三角洲
多瑙河奔流直下,汇入黑海,形成了欧洲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三角洲。多瑙河三角洲不计其数的湖泊和沼泽哺育着多种鸟类和45种多瑙河及其支流中特有的鱼类。多瑙河三角洲是欧亚非三洲候鸟的集散地,也是欧洲飞禽和水鸟最多的地方。多瑙河三角洲是欧洲现存的最大的天然湿地。这里风光绚丽,资源丰富,被誉为"欧洲最大的地质,生物实验室"。该三角洲横跨纳两国边境--罗马尼亚与乌克兰。
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是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在渤海凹陷处沉积形成的冲积平原,位处黄河入海口处的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正是以保护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的湿地类型保护区。以利津为顶点,北到徒骇河口,南到小清河口,呈扇状三角形,面积5,平方公里。地面平坦,在海拔0公尺以下。向东撒开的扇状地形,海拔高程低于5米,面积达5平方公里。三角洲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区内自然资源丰富。
声明:本文由地理雷(dililei)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亲爱的你在看吗?↓↓↓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kelanga.com/mgly/4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