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所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得时致用,朱光潜《谈美书简》读书笔记-美学研究方法,世情嫌简不嫌虚
.
得时致用,行书、朱文印
.
八角掉进粪坑里——香臭不分,屎壳郎戴花——臭美。美丑不知是民俗谚语中骂人愚蠢的词句,也不是什么书生、学者们的哲理,在大字不识一斗的群众中,都知道不分美丑的不是傻子便是神经病。可见美的门槛,实在是低的很,不傻不痴就可以知道了。
为什么到了专家学者们的手里笔下,美就立即高大上起来,一堆又一堆佶屈聱牙的概念与词汇,加上特有的翻译语法,让人读起来就觉得不食人间烟火,绝不是我等吃米面的人能够搞明白的。
至于为什么,大部分其实他们自己也弄不清楚,抄书抄来的东西,自然不敢说自己不懂,于是就摆出一副自己很清楚的样子,谁要说不懂就是你层次不够。这样经过几次互相抄袭之后,那些文字的空乏纠结就可想而知了。
.
.
.
美的研究比起那些需要特殊设备才能,需要特殊时间才能看到的研究对象来说,无疑是十分方便的,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美,还是艺术作品的美,都是很方便可以接触观察研究的对象。放着这么便利的条件,“放弃亲身接触过和感受过的事物不管”,反而把半生不熟的舶来品、新奇词句、晃晃名号,当做宝贝虎皮紧抱不放,好像老佛爷的裹脚布也能沾染富贵气息,要让人敬畏一二。
将美学、艺术高高地放起来、供起来,有艺术家与专家的自矜自是,有待价而沽的资本家的阴谋哄抬,还有不知所以跟风附和的道旁儿。在骂杀与捧杀之中,捧杀自然容易讨人喜欢,死于捧杀的就更多、更危险,甚至还会喜滋滋替人数钱,争论一番烤炉与焖炉。
无论研究什么东西,都要从这个东西实际的存在出发,而不是从别人关于这个东西的说法出发,不论那些说法是以书本还是圣旨的形式出现,不论那些说法出自谁人之口,这个人多么有名有钱有权等完全不相干的东西了。包括美学家艺术家与各种专家在内的大部分人,都无法抵抗这些被大部分人都认同的虚名浮利,终于成为乌合之众的一份子,互相鼓励认同。
.
.
.
美学要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出发,也要探索具体事物后面的更深层次的抽象概念。因为美学与哲学存在的意义,不就是寻找美和艺术实践的真理与本质吗?人类行为与思维本身,就是对自觉性与主动性的不断追求,对盲目被动的不断抗争。不但要知道怎么做,还要知道为什么做。
认识到美学研究的歧途与错误,就去纠正错误走上正道,不能因此就否定整个研究。老鼠屎能坏一锅饭,却坏不了铁锅,饭还是要吃,美学研究还是要继续。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
美学研究是关于美与艺术的哲学研究,当然是抽象的学术问题,但她是根植于现实的美与艺术,根植于现实生活经验和社会文化,是对发自肺腑的美感的研究成果,对于美与艺术实践有着不可或缺的指引、鉴别作用。失去方向与标准的美与艺术会怎么样,近现代艺术界,特别是西方艺术界的混乱现状就是答案。
.
.
.
“艺术美是经过夸张虚构、集中化和典型化才创造出来的。”艺术是在自然美和附属于其它事物与实践的美感,已经无法满足人类审美的要求后,发展创造出来的更集中典型的美的存在。
美丑本身就是相形而见的两种结果,没有绝对的美与绝对的丑。在改变了比较的对象后,丑的事物会变得不再那么丑,甚至是美的。但这种对比变化,并不意味着丑本身变成了美。丑陋的事物要变成美的事物,绝不是通过改变比较的对象,而是要将自身丑陋的部分改变的美好。靠外在的对比只是一时的表面,如同戴上面具、打开美颜、厚厚粉饰,徒有其表罢了。
一个艺术作品中的丑与美,需要做详细深入的具体分析区别,不能泛泛而论。作品中描写的丑陋,往往是用来烘托陪衬美好的事物,无论烘托陪衬的方式是以甲事物烘托乙事物,还是用形式烘托内容、用外貌烘托心灵等等。作为陪衬的丑,仍然是丑,并不会因为作品整体的美就摇身变成为美,只能成为美玉的瑕疵。更不能因此认为艺术是审丑的,也不会改变艺术作品是表现美与诉诸审美的本质。
.
.
.
.
《拜年》
明·文征明
.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
.
.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kelanga.com/mgly/12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