屎壳郎

家有恋虫娃孩子爱好特殊,家长恰当引导


北京雀斑医治医院 http://pf.39.net/xwdt/210304/8713959.html

01家有“恋虫娃”

“螳螂,这有一只螳螂。”听到奶奶在厨房里喊,女儿飞快地跑进去,“哪里?哪里”。

原来奶奶在窗台发现了一只螳螂,奶奶把螳螂放进一个透明瓶子里,祖孙俩如获至宝。

女儿把瓶子欢快地放在地上盯着看,边看小嘴里边蹦出问题,“妈妈,螳螂吃什么的?螳螂有妈妈吗?螳螂为什么会来我们家啊?……”她脑袋里估计装着无数个问题。说实话,对于昆虫,我脑袋里相关的资料“存货”并不多,只能乖乖打开电脑,认真查询后开始一一作答。

我告诉她,螳螂喜欢吃蟑螂、米虫、菜虫等等,女儿就开始自己到厨房找蔬菜叶子上的菜虫,菜虫没找着,她还要去米缸里找米虫,米虫没找着,她显然有点沮丧。

不过,这没关系,她有一个不怕麻烦的奶奶。奶奶翻了半天,硬是从垃圾篓里,逮到了一只小蟑螂。女儿欢天喜地把小蟑螂放到瓶子里,开始饶有兴趣地等待螳螂开始享受“饕餮大餐”的过程。对此,我虽然脸上笑嘻嘻,内心其实还是有点嫌弃的。

不知道为什么,女儿从记事开始,就特别喜欢各种昆虫,蜗牛、蜜蜂、蚊子、蝴蝶等等,我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和她一起用电脑查询关于昆虫的相关资料了,而这次是螳螂。

并且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女儿连吸血蚊子都感兴趣,每天晚上睡前在蚊帐里赶蚊子,如果有发现,女儿情绪就会特别高涨。

我天生怕虫子,女儿却恨不得每次跟昆虫“亲密接触”。每次家里有蟑螂,她都会用手去捏。为这,女儿没少挨我们训。因为女儿喜欢昆虫,她爸爸经常带去去公园看蜗牛、捕蝴蝶、挖蚯蚓、看毛毛虫。

02意外收获

但是,令老母亲我欣慰的是,女儿喜欢虫子的兴趣,延伸到了相关的绘本上面。女儿从小就对昆虫的绘本很感兴趣,为此,我们每个阶段,都会花钱帮孩子入手一些关于昆虫的经典绘本,而这些经典的绘本,她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

记得在女儿刚满四岁时,有一次带女儿去书店,无意间翻到法布尔的昆虫记少儿版,本来担心太多文字,读起来孩子很难专注,理解起来也很困难,本来没打算帮她买。但随意找几段,读给她听后,没想到她还没听够,央求妈妈再讲,于是果断入手。

近段时间,还入手了一套央视推荐的《酷虫学校》。这套书主要用拟人化的方式,把昆虫“活化”成“学生”,安排它们在一所“酷虫学校”上学,然后在上学过程中,昆虫“学生”、昆虫“老师”和昆虫“校长”之间发生的有趣故事。

头脑简单嗜“粪球”如命的屎壳郎,多愁善感喜欢回忆过去的金凤蝶,诡计多端兜售蜂蜜的蜜蜂等等,各种昆虫活灵活现。

每一章故事讲完之后,还会附上相关昆虫的形态、习性等科普知识,方便父母跟孩子进行讲解昆虫的科学知识。

其实看故事的编排体例,字还挺多的,但虽然我家宝宝才四岁,自从跟她一起试读了一段之后,她就嚷嚷,让我一直读,没晚睡前都要听我讲解30分钟以上才愿意睡觉。

特别每次讲到与屎壳郎、粪球有关的内容,她听到都会哈哈大笑,然后央求我,“妈妈再讲一次,太好玩了。”然后我就一连讲好几次。

并且,平时女儿玩扮演游戏时,也会无意识地再现书中的昆虫主角,比如屎壳郎、龙虱、蚜虫、蝗虫、狼蛛等,给孩子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色彩。

《昆虫记》的作者曾说,看似平淡无奇的虫子,如果认真观察,就能发现许多有趣的事情,只要我们足够重视,就能发现很多有趣的知识,再不起眼的生物,也是构成大自然生活乐章不可缺少的音符。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之所以这么喜欢这些大人看似普通的虫子,大概是因为他们从这些虫子身上发现了我们无法发现的趣味吧。

酷虫学校(爆笑,让孩子爱上阅读)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旗舰店¥.3购买

03支持孩子内心所爱

由此可见,无论孩子的兴趣多么与众不同,若父母引导得当,还是可以与目前主流的”鸡娃”期望相结合的,关键看父母如何积极正面看待这个问题,并引导得当。你看,我上面从孩子喜欢昆虫这件事,引导孩子爱上绘本阅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很多父母给孩子做早教时,特别喜欢琢磨怎么教孩子认字、写字、数数、读绘本,让孩子更早掌握他们认为应该掌握的技能,希望孩子上学后,能够少走弯路,却没有好好正确看待孩子真正感兴趣的东西,甚至把孩子喜欢做的事情,看作不务正业,甚至打击孩子不让继续。

但在心理学家眼里,让学龄前的孩子做好上学的准备,其实首要的是让他们准备好一个发育充分的大脑,这样他们才能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更快掌握老师所教的内容,比如专注力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方面,因为学习需要让孩子长时间专注把精力集中在同一项任务上。

而兴趣是孩子专注力的关键,若孩子对某一个东西感兴趣,那么他们不需要强迫,容易变得专注,并且会主动反复做。

这就提醒我们,千万不要对孩子喜欢的东西马上否则否定,而是带着欣赏的眼光,积极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或者积极看待孩子喜欢的行为和动作。

有时表面上看似少有人走的路,未必比大众走的路机会少。特别是孩子未来面对的世界,需要更强的创造力。

有个性的孩子,思维方式独特,对世界的感受是独特的。这样的孩子,更容易在平淡的世界里,找到自己人生钟爱的事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kelanga.com/mgly/1034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