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曲人家冬季版
作者简介
王小燕,山西垣曲人,年生,毕业于稷山师范学院,大学本科。喜好写作和数学研究,曾经获得“桃李杯”论文一等奖,山西省语文骨干教师。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多篇论文获奖,深受学生喜爱。
王小燕作品故乡旧事
垣曲人家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生我养我的故乡。阔别三十年后,古地重游,风景依旧,养育自已长大的人却已变成了坟头。老屋子虽还在,却缺门少窗,满目苍凉;那层层的梯田还在,却不见返青的麦苗;那漫山遍野的桃花依旧盛开,可当年的姑娘早已人老朱黄...看着当年那凹凸不平、灌木丛生的羊肠小道,童年的诸多往事泛滥心头。
上学去
寒冬,雪后,早晨,门前那节六十度的陡坡路结了冰。妈妈说:“路太滑不上学了,在家带小妹妹吧!”我撅起小嘴说:“老师说了,天上下刀子也不能迟到旷课,学生得听老师话!”不管妈妈说什么我都不听,一门心思就要上学去。可当我站在陡坡顶端往下一看,顿时傻了眼,这哪是路啊!分明比溜光的滑梯还光还滑,简直是从半天挂下的溜冰河!怎么办?去?怎么下去?不去?不行!生性倔强的我硬着头皮要上学去。正在这时,我好像听到了妈妈的脚步声。走!不走就走不了了!索性把它当滑梯吧!于是一屁股坐下去,想像孙悟空那样腾云驾雾般溜下去。开始还好,滑到半截由于速度极快,两边没遮没拦,两手瞎抓,一只手抓住了一根枝条,身体由此失去平衡,打了一个转倒着向下滑去。完了!完了!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等待我的肯定是头破血流。这样风驰电掣般一头撞了下去,等我醒过神来,摸一摸头没流血,动一动腿不觉疼,看一看地上整个人形印在了坡底的雪堆上。原来大人们把周围厚厚的雪弄到了这里积成了雪堆,挡往了那块大石头,有惊无险逃过了一难。我站起来拍拍屁股上的雪。哎呀!我摸到了棉裤上的棉花,棉裤溜烂了。管它呢,我仍然一步三滑地向学校走去......
斗“野狼”
初夏,月夜,晚自习后。层层梯田绿油油的冬小麦开始扬花,门前的小路两边开满了金灿灿的玛茹花,皎洁的月光无私地泼洒在乡间小路上。上完晚自习,我和堂弟提心吊胆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因为此时可能有狼会从齐腰深的麦田里突然窜出来攻其不备。我大着胆子走在前头,弟弟拿着木棍断后,走过了深沟再转过一道岭就能看见家了。就在这时,我们听到异常动静:蹭,蹭,蹭.....是动物走路的声音。弟弟把木棍当枪使,快步抢在前头说:“姐,我是男子汉,我来保护你。狗怕摸狼怕戳,狼来了我戳死它”!我颤着声音说:“我们不怕它”!风摇曳着路边茂密的灌木丛发出“嗖嗖”的声音,月光下的小路上晃动着的树影增加了恐怖气氛。说时迟,那时快,一只像狼一样的动物出现在百米外拐弯的地方,向着我们奔来。我们并排站住了,心都快跳出嗓子眼了,情急之下四只手握住了木棍准备拼死一搏。近了,更近了,我们拉开架势一步一步前移,那畜生箭一般向我们扑来,我们的木棍像刺刀一样向前伸着。还有一米了,它却站了起来,我们大叫着扔了木棍迎了上去。别以为我们是赤手空拳去斗野狼,也别想着我们伸长了脖子等着狼咬断喉咙,是我们看清了对面站起来的不是狼,而是我们看家护院的大花狗,它是受父母之命来接我们的。虚惊一场,弟弟气喘吁吁,摸着自己被汗水湿透的衣衫笑了,笑声震落了路旁的玛茹花瓣。笑声也感染了花狗,它摇着尾巴折回头带着我们向家的方向走去......
猫玩鼠
一位不速之客光顾了我家寒舍,它干得坏事我都数不清了:在墙根打了洞,咬破了面袋,在厨柜上磨了牙,在面板上踩了脚印,连我最喜欢的玩具都被它咬了一个洞......我恨得咬牙切齿!一天我从外边玩耍回来,进门就撞上了奶奶家的黑猫:好厉害!它嘴里街着一只大老鼠,尾巴就有小指头那么粗,四只脚像颤抖一样乱蹬,黑猫眼神凶凶的,胡须翘得老高,从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吼声。“好!该死!灭了它!”我拍着手,蹦着脚,大快人心!
黑猫并没有把猎物马上吃掉,而是捉到院子里玩了起来:它先松了口,嘲笑似的看着老鼠在它面前发抖,接着用爪子在老鼠背上拍几下,好像在说:你走啊,走啊!老鼠真往前走了几步,黑猫一个箭步蹲到了老鼠对面;老鼠折头逃跑,黑猫纵身一跳双爪拘住老鼠从头顶甩了回来,老鼠被“啪”的一声四脚朝天摔到地上。可老鼠还要作垂死挣扎,一骨碌爬起来靠近一根木头准备往上爬,黑猫像看笑话似地等它爬到半截,迅速出击把它拽了下来。老鼠上天无门,入地无路,只好躺在地上装死!不行!猫大爷我不吃死的!它用爪子在老鼠的尖脸上打几巴掌,看看真死还是假死。当老鼠挣开了惊恐的眼睛,黑猫才张开了血盆大口,只听见“咯吱”一声,鼠头已被咬碎,脚弹了几下就命归西天了!猫这才拉着战利品到墙角美美地吃去了!我看着黑猫眯着眼睛吃得有滋有味,为它竖起了大拇指......
带妹妹
仲秋,午后,太阳已收起秋老虎的骚热,农家小院里金黄的玉米棒子已搭满了架子,不远处的几树像红灯笼一样的柿子正在炫耀着它们的妩媚!农忙季节,大人倾巢而出,村庄里只有零星的几个孩子在玩。三岁的我担任了在院子里带妹妹的任务。妹妹才站稳能移两步。爸爸妈妈就在对面坡地上挖红薯,时不时遥控指挥两句。我抱着唯一的宝贝玩具,一只毛耸耸的小兔子,跟在满院子爬的妹妹屁股后边:嗯,这个脏不能摸!啊!那个危险不能拿!妹妹要玩我手里的玩具,我看她满手都是土舍不得给。妹妹哇哇大哭起来,妈妈拉长声音说:“大妞,奶奶回去了,带妹妹去奶奶家”。到奶奶家有一百米呢,我试着抱妹妹,不行!抱不动;拉着走,也不行,她刚站起来又摔倒了。噢!爬着去!我把玩具放在石条桌上,撅着屁股爬着带路,让妹妹在后头跟着。我爬了一半的路回头一看,妹妹又返回去了,她的心思还在小兔子身上。我只好打消去奶奶家的念头,重新回到院子里。妹妹坐在地上玩兴正浓,我说:“玩吧!姐累了,睡一会儿”!就躺在石条桌上睡着了。迷迷糊糊中,妹妹摸我的脸,拽我的头发,抠我的眼睛。我一边用手拨一边说:“别弄,自己去玩!”接着又睡着了。后来感觉嘴巴生痛,嘴里有咸咸的味道,这也没能赶走我的瞌睡虫,依然闭着眼睛睡得香......不知过了多久,我被大人吃惊的叫声惊醒,一骨碌从石桌上爬起来问“妹妹怎么了?”妈妈心疼地说:“妹妹叫不醒你,用石头把你嘴巴砸伤了!”我一摸嘴角还在流血,一看石桌上还有一潭血呢!我说:“妈妈,血是咸味!以后带妹妹不睡觉了!”妈妈把我们俩都抱在怀里说:“大妞能干又勇敢!”我咧开还在疼的嘴笑了,心里甜丝丝的......
捉蛇记
盛夏,午后,太阳已收起火辣辣的光芒,农家小院里一片祥和的气氛,高大繁茂的皂夹树像一顶绿绒大伞为院子遮下了一半的荫凉。大树下一只母鸡带着小鸡在散步,奶奶在树下扎着鞋底。突然一只母鸡咯!咯!咯!的叫声打破了小院的宁静,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向奶奶家走去。我想肯定是黑母鸡下蛋了,我要第一时间赶到,用鸡蛋暖暖眼晴。因为我听奶奶说过:母鸡才下的热蛋用来暖眼睛,眼晴会变得美丽又明亮!我三步并作两步跑到窑洞门口,往桌子底下的下蛋窝里一看,顿时吓傻了:一条大约一米长白底黄纹的蛇正在吞食那颗白生生的鸡蛋呢!平时我看到小毛毛虫都吓得尖叫,何况是蛇啊!我感到头皮发麻两腿发软,连滚带爬边尖叫边向奶奶靠拢。奶奶看到我惊慌的样子,放下鞋底问:“怎么啦?”说:“蛇!蛇”!“在哪儿”?“下蛋窝里”!奶奶急忙向屋里走去,我提心吊胆跟在后面,奶奶跨过门槛时那条蛇因为鸡蛋衔在嘴里还没咽下去也顾不得逃跑。我想奶奶不拿工具就能捏住蛇头把它置于死地,可奶奶跑过去伸手抓住了蛇尾巴,像拉一条绳子那么简单向外拉,蛇可怜巴巴地瞪着那双无助的小眼睛,鸡蛋咽到喉咙比身体粗了一倍。我一边拍手一边蹦着高高:打死它,看它再偷鸡蛋!鸡妈妈边张开翅膀保护小鸡边张开嘴准备防卫,黑母鸡吓傻了似的一边东张西望一边咯咯咯咯地叫着。我想看看偷蛋蛇被奶奶打死的下场,没想到奶奶拉到院墙外就松手了,蛇趁机刺溜一下就不见了。我一头雾水,跑过去质问:蛇那么怕人又偷咱家鸡蛋,为什么不打死它?奶奶语重心长地说:“多打蝎子少打蛇,见了青蛙不能惹!蛇是庄稼的保护神,怎么能打死呢!”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捉迷藏
初夏,午后,阳光温柔地照耀着农家小院,院墙外的一棵大树才展开的叶子绿得新鲜,屋檐下燕子夫妇飞出飞进正在垒窝,院子里一群堂弟堂妹正在玩捉迷藏的游戏。
我们男生四人,女生四人分成两队,“石头、剪刀、布”,大弟羸了,带弟弟们先藏。我们闭上眼睛,等他们藏好了才开始找。没费多大周折,我们就从床下、门后、树叉上找到了三个,还剩机灵鬼二弟没找到。屋里屋外找遍了都没有,这时跟二弟很腻的花狗从厕所出来了,我笑着向三个妹妹摆摆手,蹑手蹑脚进厕所一看:二弟捂着鼻子正沾沾自喜呢!哈哈哈!大功告成,该我们藏了。我把三个妹妹叫过来耳语:“要快!别躲到藏过的地方!”为了羸,我三下五除二就把小妹蒙在了被窝里,一转眼大妹也不见了,二妹觉得藏哪儿都不安全,情急之下她试着往烧热炕的灶堂钻,没钻进去,脸上手上都变成了黑锅底。我随手抓了条麻袋从她头上套了下去。大弟“二”字已出口,我藏哪儿呢,急得我像热锅上的蚂蚁。千钧一发时刻,我眼疾手快拉开妈妈晒完麦子的席子就地一转靠在了墙边。大弟三字一出口,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任何线索。我站在卷席桶里纹丝不动连大气都不敢出,我清楚地听到他们从我跟前经过。“藏哪儿了,一个都找不到!”大弟自言自语:“肯定在屋里,再仔细点!”我担心小妹憋不住,果然她偷笑露了马脚,被掏出被窝,笑得在炕上打滚。小弟被一条麻袋拌摔了,用手一摸激动得大叫:“我又找到一个!”大妹衣服夹在外面也被大弟从衣柜里拽了出来。就剩我这个大姐了,大弟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们四个不信找不到一个!”这时二弟大叫起来:“咦!那不是!出来吧!”我朝周围看看,又朝脚下看看,很隐蔽呀!肯定是骗绛,不能出去!果然他们又从我旁边走过,到别的地方找了。我得意地想:姜还是老的辣吧!可乐极生悲,关键时刻妈妈把席子拿走了,我一下暴露了。妹妹们都围过来抱住我欢呼:“不是他们找到的!我们赢了!”嘻嘻嘻!咯咯咯!哈哈......欢声笑语缭绕在农家小院里......
捉螃蟹
盛夏,麦假,午后,太阳已收起了它那千万支火辣辣的毒箭。我跟着堂哥堂弟,来到离村庄一里多外的板涧河捉螃蟹。
河岸上绿茵茵的草地踩上去淹没了脚脖子,清凌凌的河水汩汩地流淌着,因为大家都穿着短裤,男生们甩掉鞋就下了河。我是女生,只在岸边浅水里搬起一块块小石头,指头蛋儿大的小螃蟹一转眼就捉了好几只,放在手掌心痒痒的,任凭它横行霸道,但你放一万个心它夹不疼你。此时只听见堂哥大叫:“哈哈!我捉了只大的!”我抬头一看:好厉害!他抓在手里的竟有手掌那么大!我眼红了,也深一脚浅一脚地向深水挺进。温热的河水亲吻着我的小腿,小鱼在脚边滑过,我瞅准了一块大石头,使出吃奶的力气搬起来,定睛一看:啊!真有一只大螃蟹舞着大钳子从混水里游了出来,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伸手就抓,没想到它竟不是盏省油灯,我没捉住它,它还夹住了我的手指。“妈呀,疼死我了”!我一边甩手一边向出走,没想到河底的石头比鱼瘠背还滑,我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已四脚朝天摔到河里,当我从河里爬起来,小褂短裤全湿了,连头发都抿在了脸上。堂哥看我成了落汤鸡,笑得直不起腰来,我红着脸瞪着眼嚷嚷:“不帮我,还笑话我?”堂哥说:“看准捏住大钳子,就夹不到你了”。噢!明白了!原来他们捉螃蟹也有诀窍啊!我按照他的方法去捉,果然大获全胜。太阳快落山了,我们哼着小曲满载而归,晚上可以享受螃蟹大餐了......
摘桑葚
盛夏,早晨,阳光温柔地照着大地,两只喜鹊在门前的大槐树上欢快地唱着,村庄的农家小院里冒起了袅袅炊烟。一群孩子争先恐后地奔跑在家对面的羊肠小道上。放学后你追我赶的样子,别以为是抢着回家端饭碗,而是门前陡坡下一树熟透的白桑葚像磁铁一样吸引了我们。我三步并作两步首先来到树下,站在树旁大石头上,抓住一枝用力一滴溜就上到了树叉上,周边的不费吹灰之力,伸手统统捋进口袋。我看着鼓起来的口袋顾不得品尝,因为后面赶到树下的弟弟妹妹眼巴巴地等着分享呢!就剩顶部一枝了,看着像蚕一样白白胖胖的桑葚,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摘不上。我看了看主枝只有胳膊粗,上去吧,肯定吃不住,不上去又摘不到,太可惜了!树下的弟弟妹妹都等不及了。我心一横,像猿猴那样爬了上去,可大事不好,人是上来了,却空不出手采摘,因为我双手抓着树枝在树顶荡起了秋千,晃过来荡过去。几个来回后,我感觉树枝向一边倒了下去,低头一看枝与叉衔接的地方倾斜到了一边,虽然有韧性没折了,但再压下去就难说了,我低头向下一看吓个半死,因为地上全是石头,掉下去可不是闹着玩的,我只好死死抓住桑条听天由命。下沉、下沉、不松手,打死也不能松手!这时我听到树下“呀!嘻嘻...”生死关头,他们还幸灾乐祸?看我下来不打死你!“向下看!”妹妹大叫。我睁眼向下一看:哈哈!脚离地不到一米高了,没摘的一枝硬是被我用身体给压了下来。他们一起动手拽住树枝,正边摘边吃得津津有味呢!我大叫:“我不松手,快摘!”一转眼那枝白生生的“蚕”都到了他们手里口中,我叫大家一起松手,我一脚跳到了地上。有惊无险,我笑眯眯地把摘下来的桑葚掏出来,一人一把分给弟弟妹妹,看着他们乐滋滋地吃得那么甜,当大姐的自豪感溢满心头......
打枣记
我们村庄的打麦场周边有几棵枣树,经过了春天枣花飘香、夏天绿枣成长,我们终于等到了七月边边,枣红圈圈的日子。在那翠色欲流的枣叶的映衬下,陆续成熟的枣儿,馋得我们村庄的孩子眼巴巴地等待着打枣的日子。
八月仲秋,打麦场里高高隆起的麦杆堆稳稳地靠在场边,场中间晒着早熟的沉甸甸的春谷穗儿。场边的的枣树上挂满一嘟噜一嘟噜红通通的枣儿,微风拂过枣儿们更是妩媚得让人馋涎欲滴。这是我们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的打枣的日子。“打枣喽!”只要听到奶奶的一声吆喝,孩子们一眨眼就来到了树下。说实话如果不是怕刺扎,这几棵枣树早被我们溜光了。好不容易忍耐到今天,我们一个个都穿了有口袋的衣裤,时刻准备着捡个痛快。只见奶奶拿着长长的木杆子,朝着稠密的枣树枝打去。哗,哗,树上下起了枣雨,枣儿们耐不住打击,一个个从树上跳了下来。看吧:一群小伙伴有的往口袋装,有的往嘴塞,还有的爬在地上占了一大片...我站在树下沐浴着枣粒的捶打,开心地大叫:“下枣雨喽!下枣雨喽!”枣儿落在我的头上,钻进我的脖儿,不亚于按摩的那种惬意。奶奶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我们顾不得说话,津津有味地吃着脆生生、甜滋滋的红枣。等我们吃够了,口袋装满了,剩下的带回去让大人们尝鲜。几十年过去了,我品尝过好多地方的大枣,但家乡枣儿的甜味永远占据着我的心头......
雪地捕鸟
寒冬,雪后,早晨,一场大雪覆盖了整个世界,我们娣妹一行人没等到大人趟开雪路,就迫不及待地聚集到场院拉开了玩雪的架式。我们正商量着玩什么,怎么玩?这时场边树枝上的鸟叫声深深地吸引了我们。“叽叽、喳喳”它们分明是找不到吃的了。“雪地捕鸟”,我们异口同声,就这么定了。大家分工到人,回家拿工具。我连忙跑回家,倒掉大扁里的红薯干,顶在头上就走。妹妹回家偷装了一口袋小米,大弟拿来了长绳子和短木棒,小弟拉来了笤帚。一眨眼的功夫我们就作好了伪装:扫出了一片空地,支起了大扁,拴好了木棒,撒上了小米。大家各自藏好,我拉着绳子钻到草堆后等着鸟儿上钩。可那些小鸟也不是好骗的,我们万事俱备等了好长时间了,可它们还在树上商量着:敢不敢下来?小弟都忍不住了。这时有一只鸟飞下来落在扁上东瞅瞅西望望,还真有点侦察的味道。我“嘘!”让大家别出声,小鸟没看出破绽,一头扎进扁底下。我想等大部队进入埋伏圈再拉“导火线”,可小弟忍不住激动地大叫:“拉”!“扑噜噜”不仅没抓住侦察兵,连树上的大部队都吓飞了。前功尽弃,从新开始。这一次可得耐心点,我屏息凝神,连大气都不敢出,那些小鸟虽然知道进去吃小米有危险,可还是禁不起诱感!这大概就是鸟为食亡的道理吧!啊!下来了两只,进去吃小米了,其它的鸟儿看到同伴吃上了小米,也急忙飞下来钻进扁里,我分明听到鸟啄小米的声音,说时迟,那时快,我用力一拉,哈哈!全罩在了扁下。
大家围在一起,从扁下一只只捉出来放进鸟笼,除了一只喜鹊外,剩下的全是麻雀,当然我们看够了迟早要放回大自然的......
猜谜语
暮春,雨后,傍晚,太阳恋恋不舍地向西山头沉去,乡村的空气清鲜得像滤过似的,我和弟弟看到爸爸坐在石桌边悠闲地吧嗒着烟嘴,马上凑上前要听故事。爸爸说:“今天猜谜语,谁猜得多猜得准有好吃的!”“好”!我们一起雀跃!我们立刻围在爸爸身旁,竖起耳朵只怕听不清楚。爸爸看了看正在洗头的奶奶,清清嗓子说:“老婆婆顶垞垞,垞垞翻啦,老婆婆吓钻啦!”我忽闪着眼睛想:爸爸刚才看了看奶奶,莫非?噢!奶奶头发散开,就是老婆婆钻啦!我脱口而出:“头疙瘩!”爸爸笑着说:“对”!爸爸又看着弟弟像水泉一样的眼睛说:“上边毛下边毛,合起来毛对毛”!我察颜观色,爸爸看弟弟的眼神给了我提示:上睫毛和下睫毛,合住眼睛就是毛对毛,谜底又让我抢先揭穿!我高兴得直拍手,弟弟可不高兴了,他撅起嘴脸转到一边不想猜了,爸爸把他抱到怀里说:“不急,还有,下个你先猜!”“直胡同,拐胡同。”“猜”!爸爸说着用手摸了摸弟弟的脚丫,我早想到了谜底,可弟弟毕竟还小想了半天才说:“猜不着”!我接口说:“猜不着是迷瞪!”弟弟不明就理问:“迷瞪是啥东西”?我都笑得用手捂看肚子直不起腰来了!爸爸偷偷告诉了弟弟,弟弟马上眉开眼笑:“袜子”!“对”!爸爸说,请听最后一个谜语:“半天嗡,掉下来嗵,拾起来看,一疙瘩炭”!因为天快黑了,爸爸又没有作任何暗示,我猜了半天,爸爸都摇头!我绞尽脑汁想啊想,这时一只知了撞到墙上,我说:“知了”!爸爸说:“接近谜底,但不是谜底!”弟弟见我想破了脑袋还没猜对,偷偷溜走了,我知道他是向四爷爷求救了,一转眼弟弟蹦跳着回来说:“屎壳郎”。“噢!就是屎壳郎!我怎么没想到呢”!
爸爸最后裁决:“二比二,平局!”他笑眯眯地拿出了奖品:哇!是红通通的丹灵灵,这可是春天唯一好吃的野果呢!一人一半,我们喜滋滋地吃了个痛快......
本刊发文24小时内即可被搜索引擎收录 文字: 王小燕编辑: 姚普俊图片: 网络备案: 运城网信备案L号王小燕作品集:
王小燕丨历练
王小燕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kelanga.com/mgjt/8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