屎壳郎

读书与较真


平台主办:中国水泥协会企业文化分会

刊头题字:中国书法家协会资深会员郑用琦

读书与较真

张汉林(中材国际(南京))

从小到大,感兴趣的事情很多,大多数时候做事就像掰玉米的狗熊,做这件的时候,又对另一件感兴趣,这个没做完又忙着去倒腾另一件,因此没有太大的出息,也没能成什么大器,不过读书时还算专注,爱读书的习惯就一直伴随着我。一路读下来也没留意过到底读了多少,反正除了工作之余都在读。读过的书很杂,读书只求愉悦不求甚解,往往把书上写的都误以为是真的,好在许多认为是真的东西,只是在心里想权衡权衡意会意会,并没有去验证,于是在懵懂的相信中也没犯什么大错。好多事只是在心里反复地想,并没付出行动。古书上也说思无邪,可见不做只在心里想一想是可以的。

第一个被书中所言信了的就是猫头鹰。小时候的农村,每到夏天的夜晚便是孩子的乐园。晚饭后一帮七八岁的孩子相约“躲猫猫”,在现在想来好幼稚的游戏,不知道那个年代为什么乐此不疲,晚上花几个小时在各家的麦秸垛里或者屋顶上你藏我找,累且快乐着。游戏完了,回去睡觉都是香甜的。月亮细得像眉毛梢或者阴天的晚上,星星还没上来的夜,常常特别怕两种飞禽,一种是蝙蝠,另一种就是猫头鹰。夏天是草木旺盛的季节,夏天的夜晚各种飞虫猖獗,有时候一个不注意就会有飞懵圈的昆虫撞到脸上,有的疼一下,有的还留下一股臭味。小时后,一个人藏猫猫的地方最怕遇到猫头鹰了。夏夜猫头鹰常常蹲在并不高的树梢上,猛然扑棱一声飞走或者静静地守着观察寻觅,猫头上圆溜溜的眼睛配上能够旋转的脑袋,忽然看到了常常毛骨悚然慌得打激灵。

听说或者看书得到的关于猫头鹰的知识印象很深。胡子里的故事是猫头鹰咪咕的叫声是在数小孩眉毛,谁的眉毛被数清了那就是要死了,睡觉前听到猫头鹰的叫声,慌忙用口水把眉毛湿润了,据说这样眉毛粘在一起了,猫头鹰便数不清你的眉毛,自然也勾不去魂魄了。还说猫头鹰夜晚落在谁家屋顶上叫了,谁家就会死人,也是把小时的我们吓得不轻。总之猫头鹰就是一种自带不祥之兆的动物,大家都极力避之并驱赶。偶得一闲书记载云“古之鸮xiao鸟,头似猫而翼尾似鹰,目昼昏夜明,故捕之常以昼,其鸣常以夜,如号泣。哺其子既长,母老不能求实以应子求,则挂身树上,子争啖之”猫头鹰害母一直从古传了下来,愈发觉得恶鸟可憎了。后来偶得一本翻译的英国人的书《色耳彭自然史》,猫头鹰捕食后将所食的骨头和羽毛吐出来,一处住久了骨头羽毛堆积,被人误以为是食母所留。慢慢才对猫头鹰少了些恐惧与厌恶。

第二记忆深刻的夜使者是萤火虫。“白天草中呆,夜晚空中游。一盏小灯笼,挂在身后头”,小时候对萤火虫感觉又神秘又喜欢。后来读书了,开始找有关的记载,发现《礼记.月令》云:“季夏之月,腐草为萤”不知道腐草怎么会变成萤火虫的,最多见的是从牛粪里会飞出一种屎壳郎,于是联想大概飞虫都是某种腐烂的东西变得吧。还是看翻译的英国人怀德的书《色耳彭自然史》记载:“观察两个从野外捉来放在后园的萤火虫,看出这些小生物在十一二点之间熄灭他们的灯光,以后通间不再发亮,雄的萤火虫为蜡烛光所引飞到房间里来”话短,出自试验,无虚伪。记得和萤火虫有关最牛的是中国古书的一个故事,《太平御览》卷云:“车胤,字武子,好学不倦,家贫不常得油,夏夜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夜继日焉”,成为读书人的美谈,小时一度佩服加感动,年长后奇怪为什么白天花功夫去捉,晚上用功,岂非徒劳?且风雨天时哪里去捉?何不用好白日光阴?后读科普知道萤火虫照明力微弱,用其光读书根本无法看清书上字迹。倘若要捕得够看书的萤火虫,怕是白天都不够忙的。可见为了劝人读书,有些故事还真是善意的谎言呢。窃以为这大概也是各行各业都要整出个先进榜样啥的来激励人的根源吧。原来爱好树典型,立榜样是古皆为之,且乐此不疲。

飞禽类还有一种在童年的夏夜里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蝙蝠(后来了解多了才知道是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小时偶尔捉到一只,老鼠一样的脑袋,一口烟抽多了的黄牙,斗眼,外貌丑陋极了,至今不喜欢。不知道祖先们为什么把蝙蝠和进福联想在一起,尽管人类从蝙蝠那里受启发而发明了雷达,至今仍然不屑并耿耿于怀且不喜欢。后来看科普更知道,蝙蝠是人畜共患病毒的天然宿主,能够携带数十种病毒。心里更是厌恶万分。

人们常用“飞禽走兽”一词来形容鸟类和兽类,但是一些鸟并不会飞,比如又大又笨的鸵鸟。走的也不全是兽。

读书的好处必然有种种之多,与我却是学了些较真的认真,然后就知道了很多事书上是错的离谱,现在看来读书还是多存些较真的态度好。读书是一种大学问,较真也要有真功夫,为了较真就读下去了,结果无心插柳柳成荫也是会有的,以上仅是个人愚见。

刊底题字:杜明卫,中国建材报

征文启事

本平台由中国水泥协会企业文化分会主办,本平台长期接受水泥行业的作者供稿。世界是美好的,把您身边的事、想说的事记录下来,不要辜负了这个美好的世界。

散文、诗歌、小说、评论、其它艺术均可,体裁不限。特别是反映水泥人生活的事我们更欢迎。

来吧,还等什么?拿起您的笔,与水泥行业的同事们分享您此刻的心情。

投稿请与小编联系,

我在这里等你。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kelanga.com/mggs/963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