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整理资料的时候突然看到这个东东
屎壳郎是在昆虫学中得统称,包含蜣螂和粪金龟两个大类群,都是以动物粪便为食,有“自然界清道夫”的称号,部分物种二次元名称为“圣甲虫”。
虽然有该物种的资料记录,好像貌似还没华侨城湿地园区里偶遇过它。当我想要进一步了解一下华侨城湿地的“集翔物”时,不小心看到一篇关于它的报道。
在西班牙地中海沿岸的一个牧场.....这里养着几十万头牲畜....生产的牛羊肉喂活了整个欧洲的人。然而最近的很多年里...一些农场主发现....他们农场里的屎居然堆得越来越多..之前放着放着这些屎都会逐渐消失的啊!!怎么现在??!!!于是...专家后来来到这里....调查了一下发现...原来...是因为这里的屎壳郎..数量越来越少了........往常这些牲畜的屎都会被屎壳郎搬走吃掉...结果屎壳郎少了,屎自然越堆越多.....于是这群科学家开始研究原因...终于发现了罪魁祸首!一种给牛吃的防虫药.....Ivermectin是一种很有效的抗寄生虫的药物...一直用来给牲畜预防寄生虫用...很多年下来...十分有效..然而..问题就在于..牛吃下Ivermectin之后..没吸收完的药会通过粪便原封不动的拉出来...而屎里残存的这种药,就被屎壳郎吃掉了....这群科学家找来了一堆屎壳郎做实验...一组喂它们正常的屎,另一组喂它们含Ivermectin的屎....结果发现..吃了Ivermectin屎的屎壳郎都出现了四肢无力..丧失方向感....繁殖能力减弱的毛病........
恩,都说是防寄生虫的药了...屎壳郎既然也是虫....自然躲不掉。至此,真相大白....Oh..Shit.....这屎里有毒......真有意思。生态系统就是这么一个圈...你往人家的屎里下毒,你就只好自己去铲屎了。
屎堆里长大的伙伴
屎壳郎推粪球是为了繁殖后代。别看粪便臭不可闻,对于屎壳郎的宝宝来说,可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食物。宝宝还没有出世.妈妈就为它们准备了最丰盛的食物。据说一堆大象的粪便,能够养活只屎壳郎呢。在交配期,屎壳郎夫妇会互相协作。把卵产在粪球里,再掩埋在土里,这样屎壳郎宝宝就能一把屎一把尿的健康长大了。
屎壳郎喜欢把粪便团成比自己本体还要大的粪球,然后使用屎壳郎家族祖传的后退式滚球法,用后足把球滚走。而且最变态的是它能用这种方式保持直线的前进方向。一些蜣螂自带定位导航系统,天空中的月亮、恒星群和银河都能为其指引方向。
生活不易,且捡且珍惜
虽然拥有天象定位这项技能加持,但这拾粪的路上的也依旧坎坷的,这一路可能会经过各种高低不平的地形,如果前方是个深坑或者斜坡,一不小心就虫屎两空。固执的屎壳郎为了保持直线后退模式不会选择绕过障碍物,而是一遍一遍的尝试把粪球推出困境。
就算努力的带着粪球滚出困境,在接下来的运粪路上可能还会有遭遇其他的屎壳郎打劫,企图把粪球拖到别的地方去。早期的昆虫学研究行为企图把这种行为理解为昆虫间的友好互助行为。在科学家对其不厌其烦的观察与骚扰之下,原来这就是一场“赤果果”的打劫行径,一旦粪球持有者疏忽大意,准备挖坑埋球时,所谓的“协助者”变会迅速推球而走。
即使是经历过“食物中毒”和“财产打劫”等令人窒息的瞬间,在艰难险阻的拾粪路上,屎壳郎依旧努力前行......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撰稿人:豌豆射手
图片:网络
校稿人:张俊鑫
审核人:孟祥伟
华基金与环保部宣教中心、深圳市人居委、深圳市城市管理局、湿地国际合作,战略支持学校分布图。
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
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自年1月12日开办以来,一直致力于组建环保志愿教师队伍,通过公益的自然教育课程及活动传播环保理念,让更多人可以了解自然、体验自然。
年(截止至年10月)共开展课程活动场,受众人次。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自开办以来已开展教育活动次,包括志愿教师及义工培训、生态导览及自然教育主题活动,自然学校教育参与人数已达次(本数据统计时间为年10月)。想要成为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环保志愿教师,详情可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kelanga.com/mggs/10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