屎壳郎

皇帝新装装逼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吗


6.16聊聊装逼▲

装逼似乎已成为网民使用频率较高的“国货”不雅词,英语几乎难以简单直译。所谓“装逼”是指某些人在智力、学识、才能、贡献、德行、颜值、财富、地位、权力、名望等方面并无让大众倾佩的“真逼”,而是靠装出来的。不难发现,周边稍有点钱财、权利和名头的一些人唯恐别人小瞧或未足够高看自己,喜欢装逼。不过,装逼也是人类保留的哺乳动物原始本能特性之一(俺遇到一只雄性孔雀在发情期看到某美女立即开屏“装逼”),几乎没几人敢说自己绝对不装逼,区别仅在于程度不同罢了。不少人都有“死要面子活受罪”习性,不要被人家“看不起”或者“看低了”是其内心主要驱动因素。如果有好事者搞个大数据来分析全国各地装逼指数,预计较低的应该是广州和深圳等城市,当然这只指城市均值,深圳某些领域或层面,装大逼者也常见(不好举例,以免得罪熟人),但占总比率很小。

其实装逼是一种愚蠢行为。如,有些女性喜欢用LV包包来炫耀,但她们不曾想:真有高贵身份,哪怕用A货,别人仍会信以为真;若只是P民出入平常场所,就算背着真包,别人也会认为是假货。又如,一次为引进国千专家,愚等请某官家妹帮忙,此女未必是大贪,却喜欢“装逼”,明明是个未受过高教的家庭妇女,打扮相当庸俗,偏要“装逼”成为大都市高科技衙门“局级领导”,一次吃饭时她不慎丢失手机,失态对俺说:这顿饭只花了一万多,但手机外套镶嵌好多顶级宝石,你知道值多少钱?亏大了(装逼小代价)。不久,上头把她哥(也好装)从一类副省部级实权总头外调变成正省部级虚职,明升暗废(装逼大代价)。

习惯“装大逼”耗资耗时又受累,其实没人或没多少人真在乎这些“逼”,何苦呢?可有些衙门官爷或社团头目及企业老板就是乐此不疲,一步一步把自己逼上“更大逼”台阶。中小微企业老板“装逼”现象更是比比皆是,司空见惯。有人在群里自诩有“逼”可装,还扬言“装逼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着实可笑又可悲。不知“装逼”者想过没,凡被你的“逼”吸引的大都是昏庸弱智者或与你一样也喜欢装逼人,但在多数正常智人面前,装逼的负面效应更多。装逼将会暴露你的自卑感、不靠谱、没真料、够虚伪等内在特性,只是大家顾及面子,不愿说破“皇帝新装”而已。

装逼或装大逼是要付出不小成本代价的,算过帐吗?划算吗?即便“装逼”一时有所获(某些权贵明知你装大逼,也会装不知而有偿利用你的“逼”为己谋取更多名利),日后你定会吃苦头或栽跟头,此类实际事例不胜枚举,正可谓“Nozuonodie”(用中国英语写也是装小逼?)。一个人若想活得轻松舒坦快活,还是质朴一些好,尽量把心态向自然、平静、简单、阳光、洒脱、开放、坦荡、豁达、本色、本性、本能、循道、踏实等方向调整。即便你是个积极进取的中青年,若有“装逼”功夫,莫如把精力放在努力建构“真逼”上。任何人总有些“真逼”(甭管大小)可晒,若确无“真逼”,偶尔私下“装小逼”也未尝不可,但最好不要公开“放大逼”和“装大逼”。这种“大逼”东西好像蛋糕上一只屎壳郎或电梯里一堆臭狗屎,让大家看了作呕恶心,且污染社会环境。

与“愚蠢的装逼”相反的是“睿智的装傻”。孙膑、勾践、司马懿、刘禅(阿斗)、李忱(唐宣宗)等一批装傻大师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幕又一幕“装傻大剧”,让人看了荡气回肠、无比倾佩、回味无穷。这个“装傻”话题十分有趣,境界更高,可惜今天没功夫聊了,就此打住。.3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kelanga.com/mgdl/10882.html


当前时间: